“抢跑”固然可以让孩子早于同龄人掌握更多技能,但早期教育的“领跑”优势不一定会一直保持下去。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近日,一位5岁小朋友的简历上了热搜。小朋友是这么介绍自己的:文史艺数体全面发展……每周写三篇英语日记,做过20多本思维书,通过实验了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幼儿园小班到中班,年阅读量从100本上升至500本,秒杀一众成年人。2018年前十个月阅读的英文书目,已经有密密麻麻的五大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京都大阪胡志明,河内芽庄长滩岛……足迹超越了99%以上的老阿姨。
看完这份“牛娃简历”,网友纷纷表示遭受“一记暴击”,感慨“连这个简历PDF也不会做”“这是直接上大学的节奏啊”“我来到这个世界,好像是来凑人数的”,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输在了起跑线上” ……
震惊之余,也有不少网友质疑这是一份注水简历,只是为了让5岁孩子顺利通过国际学校。
不论是真实情形,还是添油加醋,“牛娃”的背后站着的焦虑不已的父母,都可谓跃然纸上。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惊人的“牛娃简历”,并非个例。前不久,媒体曝光的幼升小“牛娃”堪比爱因斯坦一事曾引发舆论的热议。“继承了复旦硕士老妈的语言能力,三个半月我开口说话,一岁熟练表达意愿,旅途中还会主动和美国的游客用英语聊美杜莎和居里……”“托班的时候就学会了时间管理,懂得核反应堆、碱基配对以及RNA转录,和爸爸一起听微积分学会了函数和极限……”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明知“牛娃”可遇不可求,但父母们却常常趋之若鹜,总想把自家娃打造成“牛娃”。网上流传的一份“普娃”“牛娃”“超级牛娃”的“能力表格”,已成为不少家长让孩子学习的参照表。其中普娃“识字量700,背诵100字的故事,会20以内加减法,英语能简单的阅读”,而“超级牛娃”则需要“识字量1500,背诵300字故事,拼音熟练,会乘除法,用英语熟练交流”。这些让幼儿园儿童就要掌握的知识,已经远远超纲了,部分儿童竟然学到了小学高年级、中学内容。
“抢跑”固然可以让孩子早于同龄人掌握更多技能,但早期教育的“领跑”优势不一定会一直保持下去。随着孩子的成长,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渐渐地开始支配他们的学习效果。超前教育的儿童看上去“比其他孩子更聪明”并非真实能力的体现,而是建立在他们学习了更多知识的基础上。
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自有其时间表,如果刻意超前学习,强行灌输的结果极易让孩子产生逆反、排斥心理,不仅学不好,还会产生厌学情绪,适得其反。即使貌似孩子学会了,也容易造成一些知识掌握浮于表面、不求甚解,这样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让孩子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或许对未来的发展能起更大作用。世界是平的,此消则彼长。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被灌输各类带着功利性的知识,就会影响个性发展和品质培养等长远大计。孰是孰非,值得掂量。
在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淡然处之,未免不切实际。但不管如何“拼娃”,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理应是底线,不可一味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