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孟竹) 2017年,海淀区PM2.5年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位居北京城六区首位,较2016年同比下降22.2%,降幅排名北京第五位;较2013年下降42.9%,累计改善幅度位居北京全市第三位。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两会获悉,2017年,海淀区优良天数226天,占比全年62.3%,较2016年增加30天;重污染天数20天,较2016年减少13天。
其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分别为8.5微克/立方米、48.5微克/立方米和8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4%、16.4%和5.7%,较清洁空气行动开始的2013年累计下降分别为64.6%、23%和28.7%,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显著。
记者获悉,2017年,海淀区全面实施“治燃煤、改锅炉、控扬尘、清散乱污”等重点减排工程。2017年8月,《海淀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重点任务》发布,聚焦“改农村散煤”、“治高排放车”、“整治城乡结合部” 等重点内容,深化“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四大领域治理工作,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在“无煤化”方面,海淀区去年完成了21个街镇26000余户“无煤化”改造工作,在2017年底已实现辖区基本无煤化;在治理高排放机动车方面,海淀区加大道路机动车排放监管力度,建设移动式和固定式遥感检测装置筛查超标排放车辆,形成机动车污染排放点线相结合监管模式;在治污减排方面,海淀区去年淘汰16家不符合产业定位的企业,完成234家“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工作;在清洁降尘上,海淀区在全区29个街镇设置降尘监测点,实施了西沙瑞和园代征地、农大南路北侧绿地、双泉堡楔形绿地等10处共35.87公顷绿地建设。
海淀区环保局副局长王宏王宏表示,今年,海淀区环保局将强化科技手段,通过一系列大数据分析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例如,在火器营桥附近设置了固定式遥感检测装置,用以监控机动车的排放情况。”王宏介绍,通过这些装置能获取货车、小汽车、外地车、公交车等的排放量,目前正在深度挖掘和分析这些大数据,以便日后进行有的放矢的管理。
重点区域和街镇将设PM2.5小微监测站
今年,海淀区将通过大数据提升管理精准度,在重点街镇区域增设PM2.5小微监测站。2017年,海淀区完成了300余处PM2.5小微子站的监测网络建设。从2016年开展这项工作,海淀区内每隔1平方公里就有一个PM2.5小微子站,目前300余处PM2.5小微子站已覆盖全区,接下来还会在重点的街镇区域增设站点。
“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站点数据,下一步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让数据来为我们提供环保督察整改方向。”王宏说,海淀区环保局还将引入各项高新技术来推动“管理减排”工作,持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