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9日电(孟竹) 今天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计委主任雷海潮介绍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市医联体紧贴医改方向,推进大医院带社区服务模式的建立,推进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构建以医联体为主要载体的分级诊疗模式,方便了群众就医。2016年底北京市各区实现医联体服务辖区内居民全覆盖,努力满足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目前,北京已建成58个医联体,包括核心医院55家,合作医疗机构528家,覆盖了北京市16个区。在528家合作医疗机构中,有45家三级医院、66家二级医院,415家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形成了医联体为主体的分级诊疗格局。58个医联体医疗机构通过病床、设备、人员的综合统筹、调整,优化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最大程度保障辖区居民健康权益。
雷海潮介绍,各医联体主要开展了双向转诊、定期派出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出诊查房带教、基层医师到上级医院进行专业培训及免费进修、基层预约大医院专家号源、远程会诊等信息化建设、推进检查结果互认等帮助基层提升水平的工作,并突出了高血压等四类慢病管理内容、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考核绩效等工作。2017年1-12月,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患者共计16.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6.3%,其中医联体内上转患者13.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6%,下转患者3.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0.3%;下级医院医师到大医院进修约3700人,派出专家约2.3万人次。
据悉,在2017年启动专科医联体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将构建疑难疾病转会诊为重点的专科医联体,建立疑难复杂专科疾病的诊治渠道。到2020年实现北京地区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疾病救治及转会诊体系,并实现远程会诊服务的常态化。
北京市卫计委主任雷海潮介绍医联体建设情况。人民网 池梦蕊 摄
医改推出60岁以上慢病患者2个月长处方
2017年,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就注重分级诊疗政策设计,以重构医疗服务体系为目的,通过医事服务费的差异化分级设置,引导患者就医下沉,尤其是推出60岁以上慢病患者2个月长处方、先诊疗后结算等服务举措,促进了分级诊疗格局的实现。
数据显示,三级、二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分别减少12%和3%,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长了16%,城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加25%左右。此外,一些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扭转了十多年来基层诊疗量下降或徘徊的局面,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得到有效缓解。副主任、主任医师门急诊人次分别减少8.6%和23%,患者选择专家看病更加理性,看专家难的问题有所缓解。
今年底前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
雷海潮透露,2018年底前,北京各区明确各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级诊疗工作中的定位和任务,2020年底前进一步优化提升功能。其中,明确分级诊疗医疗卫生机构范围包括所有公立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部队、行业等医疗卫生机构),鼓励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明确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医联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
今年每个医联体内确定一家医疗卫生机构
在推进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机构建设,研究完善康复、护理医保支付政策方面,雷海潮介绍,2018年各区应在每个医联体内确定一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能够为辖区内疾病稳定期患者提供专业、综合的康复治疗,并具备其他疾病的一般诊疗、处置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承担本辖区康复患者诊疗、转诊等延续性医疗服务功能。到2020年,北京各区通过多种方式加快补充专业护理院,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性医疗服务。
今年各区至少建一个紧密型医联体
2018年,北京各区至少建立1个紧密型医联体,在人员、设备设施、管理、技术、内部资源和制度规范等方面加强联合、联系和联动。记者了解,将在2017年启动专科医联体建设的基础上,启动构建疑难疾病转会诊为重点的专科医联体工作,建立疑难复杂专科疾病的诊治渠道。到2020年实现北京地区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疾病救治及转会诊体系。
2020年实现远程会诊服务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