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人见证北京电网发展
人民网北京2月13日电(池梦蕊)每逢假期,人们在高兴地度假、游玩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却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就是电力的一线工人。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假期出游的机会,用坚守与奉献为电网保驾护航 ,保障着千家万户的“光明”......
第一代电力人李修平:没有吃苦精神就干不了电力
从16岁来到北京,到1979年退休,第一代电力人李修平在电力行业这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多年来,长期扎根一线,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同事们的眼中,李修平是个做事严谨认真的人,在带徒弟这件事上,他也有非常严格的标准。“顺义的电线多了,就找农民帮工,一个村要一个,也算是带徒弟吧!他们都没接触过电力知识,哪有毛病报给我,我给他们讲,怎么坏的该怎么修,我都慢慢给他们讲明白,一遍不明白就讲好几遍。没有一点吃苦的精神,在这行很难干下去。”李修平说。
“电力工人没有周末,节假日更是最忙的时候,干上这份工作,就没有完整的周末和节假日。再加上我父亲是个很认真的人,所以经常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我记得他跟我们说,农村里有偷电的,他去检查发现电表走字数不对,一般人外行查不出来。他就去问电工,一点点排查,最后非得追着让人把电费补缴上,为的就是不损害国家的利益。”李修平的二儿子李黎明笑着对记者说,“电力的发展真是太快了,在我父辈的年代,电线杆还是木头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了水泥电线杆,现在马路上的电线杆几乎都不见了,通过几代电力人的努力,都变成了从地下经过的电缆,城市更美观,电网更安全了。”
第二代电力人李成华:20个行政村的电都是我装的
1958年从部队回来的李成华,被分配到当时的顺义供电局工作。“我们刚开始去的时候,特别的艰苦,十多个人每天在顺义县城负责安装灯。那时候有杨镇变电站了,由那以后兴修水利,三趟线01.02.03工程,我负责03工程,01工程由南彩到杨镇,02工程由南彩到李遂公社赵庄,03工程由南彩到木林马坊公社。马坊公社是20多里地,240基杆子,经过10多个村,一直从南彩往北。”李成华对记者说。
上世纪60年代,从公社开始通电,到建水利工程给农民用电,河东河西400多个村,村村都兴修水利,借着水利就通电了。“我们这400多个村,到我退休,没剩下一两个村,基本都去过,全都通电了。”李成华说。
第三代电力人张文志:电网迅猛发展的时期,我在
今年65岁的张文志十分健谈,一见到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别看我都六十多岁了,我现在自己开车出去千八百公里还没啥问题呢!”
“69年5月1日,我记得很清楚,刚参加工作,就赶上了顺义最后一个村送电,龙湾屯镇树行村。”张文志回忆着,“当时李修平和李成华两位师傅带的我们14个人,每天早晨准时8点上班,中午自己带饭,晚上黑天后回来。那时候很苦很累。但没有人喊累。”
张文志告诉记者,80年代、90年代是电网迅猛发展的一个黄金期。“80年代,咱们用配电线路的路也就30路,到90年代的话就是分设备就超过100路,到2000年的时候,基本上又翻一番。发展的这么迅速,离不开每一个电力人的辛勤工作。”张文志骄傲地说。
第四代电力人武广泉:时代变了,对电力职业的热爱没变
“我们当年我来的时候顺义局也就十多辆车、一栋楼,条件比起前辈们已经改善很多了...”,他是第四代电力人武广泉,虽说已经是“第四代”电力接班人,但46岁的武广泉上班也已经有30个年头了。
谈到供电系统这么多年来的变化,武广泉说:“现在变化大多了,我来的时候都是人工立杆、人工架线,现在全是机械化,确实工作效率要比过去高很多。而且过去我们在干工作,就是架线的时候,只有两季干活,冬季和春季。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就是从年初到年底都在干。”
“你说,原来老跳闸,像我小时候,家家都有蜡,现在还有吗?这也是我们电力工人的功劳吧。过去人家只不过是电灯,后来有电视,现在吃的、做饭的、洗澡的,可以说都离不开电吧?这几十年为什么对电力需求量这么大,就是因为经济越来越发达,人越来越富裕,祖国越来越强大。”,武广泉说,“习总书记都说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电力人也一样,我们现在电力人什么呀?领导有方向,职工有干劲,企业有远景!”
第五代电力人李恩伟:自信是从付出而得来的
第五代电力人李恩伟是2013年迈入电力行业的,师从武广泉,入行五年,先后经历了配网改造、架空线路和煤改电等电力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