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攻艰克难看担当——北京市西城区践行“红墙意识”纪实(中)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精心保护好首都历史文化“金名片”……党中央交给北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
作为离红墙最近的人,北京西城区党员干部群众把“红墙意识”作为“四个意识”的集中体现,以听党指挥、为党尽责的实际行动,贯彻市委部署,扎扎实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的“西城实践”。
疏解功能“求瘦身”
2017年11月30日,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的最后一家——东鼎市场正式闭市,标志着“动批”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北京要抓好“三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疏解功能,西城看动批。”“动批”的疏解几乎汇集了北京“瘦身”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各种普遍性问题,是一个硬骨头。首先体量大,这儿聚集了12家市场、1.3万个摊位、4万多从业人口。其次,市场产权关系多样。12个市场的产权方,有民营企业,有市属事业单位,还有央企。产权方把楼租给市场,市场又把摊位租给商户,商户层层转租,中间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一个比一个复杂。
“践行‘红墙意识’,就要在工作中体现责任担当。”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北展地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孙硕说,“责任担当,落实在‘动批’疏解专项行动具体工作中, 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敢于迎难而上,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宣讲政策、疏导情绪、排解纠纷、做好服务……深入细致的工作,背后是北京市转型发展的坚定决心,西城干部迎难而上的精神。
率先行动的是天皓成服装批发市场。当时,商户的租赁合同就要到期,政府找到市场经营方,希望“到期不续”。
“不续租可以,但商户的抵押金和各项赔偿加起来2000多万元,我拿不出来。”市场经营方道出难处。
疏解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商家的基本利益?面对资金难题,指挥部和产权单位积极想办法,最终决定以“产权换疏解”的方式,用房租转抵租金解决疏解难题,市场疏解的步伐大大加快。“动批”的圆满落幕,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多赢样本”。
“‘红墙意识’的根本就在于‘人民’两个字,我们既要迎难而上,积极推动市场疏解,也要确保合理合法合规,让疏解稳定有序。”孙硕说。
精心培育“白菜心”
如果说,协同发展是北京城市新蓝图的战略空间选择,那么腾笼换鸟,则是北京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重新确立“生长节点”的经济结构选择。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坚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我们将深入践行‘红墙意识’,努力把宏伟蓝图转化为西城发展的生动实践。”西城区区长王少峰说。
西城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寸土寸金,腾笼换鸟的需求更为迫切。以中关村西城园为例,这里是典型的都市型科技园区,承载着产业、办公、居住、交通、公共服务等综合性功能,产业空间占比不到20%,在有限的空间资源内提升产业承载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西城区通过“盘活存量”,严格落实产业禁限目录,逐步探索出一条提高疏解腾退空间资源管理和使用效率、构筑高精尖产业结构的发展新路。
金融业是西城区的优势产业,91金融将位于北三环马甸桥附近的福丽特家居建材城改造成91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成为西城区“腾笼换鸟”的一个成功案例。“践行‘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的‘红墙意识’,正成为企业中每个党员的行动自觉。”91金融党支部书记许泽玮表示。
首个闭市的天皓成服装批发市场现已就地提升为“宝蓝金融创新中心”,从业人员仅为原来的1/5,3%的面积产生了原来整个“动批”的经济效益。入驻的企业中既有拥有世界先进无人机航电系统技术的高新企业, 也有年收入接近3亿元的新三板上市科技金融企业。
“要靠创新发展,舍弃白菜帮子,精选菜心。”为了把高产值、低能耗的“白菜心”企业引进来,西城区建立了业态准入联审机制,审核未通过,再“招财”的项目也不能进来。
坚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优化“高精尖”经济结构,西城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做强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之一,刚成立半年的网联清算有限公司24小时不停歇保障数以亿计的用户在电商平台上同时发起交易……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金融街新入驻金融机构540家,注册资本金超过6000亿元,新入驻机构中一半以上为新兴金融业态,2/3以上为国家金融改革衍生的重要机构。
传承保护“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