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并非没有动作。继2015年双12推出“云闪付”之后,银联又支持多家银行的ApplePay、三星Pay、华为Pay等,引导银行扩大NFC支付市场,但效果并不明显。时文朝对此也坦言,资金实力、系统强度、风控能力上都是最佳水准的传统金融机构,却不能在移动互联时代占得先机。
难行的“最后100米”
“原因就在于‘最后100米’上。”时文朝如此形容,他表示,社会对银联最重要的需求就是银联庞大的网络。“没有不合适的人,只有不合适的位置。”时文朝进一步称,现在和未来的商业竞争已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生态之间的竞争。市场的逻辑已不再是简单的“谁强谁就赢”,而是谁进化得快,谁能找到更多的协同进化的伙伴,谁就能生存。
事实上,去年12月,银联正式发布“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宣告加入战局。日前,银联向北京商报记者确认,初步计划在今年5月底前实现200万商户接入、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上线二维码支付功能。银联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届时不排除像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样,采取长达一年的消费满减等优惠活动。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在扫码付与NFC支付的标准之争中,扫码付逐步成为了市场的主流选择,也代表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支付方式演变趋势,此时,银联联合银行调整业务策略,大力推广二维码支付,可看做一种顺势而为。
银联的二维码支付依然带有先天的优势。易观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师王蓬博认为,银联的二维码支付标准为中小支付企业发展二维码支付提供了便利,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因为银联也是一个转接清算机构,目前除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以外,更多的支付机构是通过银联的通道进行结算,因此,中小支付机构会更容易接受银联的二维码支付标准以及随后推出的相关产品,也可以借用银联的扫码支付终端,降低推广成本。对于银联来说,接入银联的支付机构越多,银联的规模优势也将越大。
此外,在防范二维码支付风险方面,银联也做足了功课,为防止扫描山寨二维码被恶意转账的风险,银联二维码在技术设计上更安全。
不过,“二维码支付的市场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王蓬博认为,微信和支付宝有着电商和社交场景的优势,已经在用户和商户数量等方面构建起“护城河”,地位仍然会比较稳固。还有业内人士指出,二维码支付并不是简单地轻轻一扫,然后付款就可以,它具有一个庞大且严密的生态链条。这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在移动端繁多的应用场景保证了它们能够搭建起一个足够自我延伸的生态链条。但银联在此方面处于劣势。
“能否留住用户,就在于APP的使用频率、支付产品的体验和场景的多寡等,应该讲,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硬碰硬的产品推广模式长期效果极其有限,与市场巨头的开放合作可能才是更为可取的策略。”薛洪言表示。
可以看出,银联的“最后100米”并不好走。时文朝表示,银联的支付生态边界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没有不能入网的机构。他同时也坦言,“风雨十五载,百战归来,还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