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地大门口。(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月11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点沙成土:科学还是魔术 环保“黑科技”的商业迷局》)
一项“沙漠变良田”技术引发各方关注,水成为最大的争论。
这场治沙项目背后,也有资本入局,其中有重庆IT名企、媒体人。在一些学者还抱审慎态度之时,已有新疆、甘肃和江西南昌等多地政府正抛出橄榄枝。项目的触角甚至延伸到了阿拉伯半岛。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从唐朝的诗人李华到今人,对沙漠的想象,大多脱离不了荒凉二字。然而,2017年11月8日,一条媒体微博《沙漠变绿洲,看“点沙成土”》引来热议:重庆交通大学的易志坚科研团队利用“沙漠土壤化技术”,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将内蒙古的一片沙漠变为可以耕种的土壤。
相对于难以看到效益的传统荒漠化治理,“沙变土”吸引了更多眼球。在媒体接力报道之外,这个实验项目正在悄然扩张。南方周末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已有新疆、甘肃和江西南昌等多地政府抛出橄榄枝。项目的触角甚至延伸到了阿拉伯半岛。
经过南方周末记者多方调查,“沙变土”仍存在技术争议,其背后的商业模式亦难解。
向沙漠加“胶水”在一位重庆交通大学学生看来,老师易志坚平日里随和而严谨,“经常会和我们一起吃饭、交流心得。但他也要求我们的实验数据要进行反复验证”。易志坚是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力学教授,也是沙漠土壤化项目带头人。
在媒体的报道镜头注视下,易志坚徒手聚拢起两个沙堆,其中一个撒上了一些灰色粉末,并加水搅拌。几分钟后,他在两个沙堆上各刨出一个坑,往坑里灌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普通沙堆上的水,很快下渗得无影无踪;掺杂过灰色粉末的沙堆,水则保存了很久。
易志坚在多个采访中称,他通过8年研究发现,土壤颗粒之间存在“万向结合(ODI)约束”,使土壤湿润时为流变状态、干结时为固体状态,并总是能在两种力学状态之间稳定转换。
与土壤相对,沙粒之间的关系则是离散的,无法像土壤那样“温和地抱住植物根系”,也无法保水保肥。而“沙变土”的原理是:向沙子重新施加这种“万向结合约束”——把沙子拌上神秘的灰色粉末,添水搅和——就能使沙子恢复土壤的功能,“沙漠变良田”也就能从愿景变为现实。
这种灰色粉末,易志坚团队称为“植物提取纤维黏合剂”。有人将沙变土的过程比喻为:向沙漠加“胶水”。
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上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乌兰布和示范区)是项目的中试地点,4000亩沙漠已经大规模运用这种技术。
2018年1月8日,南方周末记者看到,一条10公里长的公路向沙漠深处笔直伸去,公路两旁各宽400米的范围内,在阿拉善盟零下十多度的冬天里,农作物已经枯黄,等待着来年开春的复耕。
项目团队已经在2017年11月底之前返回重庆,留守的工作人员只有3人。“现在庄稼都死了,去年10月份那才真叫好看,沙漠里出现了一大片绿洲。”一名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当时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广东有二三十个人过来,开着一辆大巴车。甘肃过来的那个团队也大,来了六七个大巴车。”这些参观者中,既有被实验效果吸引的投资客,也有慕名来考察的地方政府。
实验地的夏日盛景被新闻镜头记录了下来:浩瀚沙漠包围着这片良田,高粱、玉米、葵花、西红柿茂盛生长,甚至出现了青蛙、老鼠等小动物。
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产业发展局局长张虎生曾向媒体感叹,在示范区里,“沙变土”区域一眼就能看出,“因为特别的绿,是南方那种郁郁葱葱的绿”。
水才是关键一片赞扬声后,质疑随之而来。2017年12月8日,《科技日报》发表《“沙漠变良田”,伪科学还是大突破》。文章引述了数名专家的观点,质疑焦点在于水。
乌兰布和沙漠的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约十倍。“沙漠治理,水才是必要条件,其他因素都是充分条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屈建军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只要有水,沙漠就可以变为绿洲,“沙漠缺的是水,而不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