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亦涉及沙漠治理的可持续问题——自然条件下干旱乏水的沙漠,究竟适不适宜改造为农田,尤其是后期维护的水从何来,会否导致其他的生态影响。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锦楼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小范围改良是没问题,但如大规模改良为农田,后期需要大量水来种植维护,大量抽取地下水,将会导致更大范围的荒漠化。类似的技术很多年前就有,如在榆林用砒砂岩改良沙漠为土壤种植土豆,抽取地下水灌溉,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所以不是单项技术的问题,而是要从区域生态系统整体协调性来考虑技术使用的问题。”
黄锦楼进一步强调,沙漠治理的首要目标是进行生态恢复,而非开垦成耕地。
易志坚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表示不想就争议发表任何评论,“一切以科学和事实来说话。”
在被《新京报》记者提问水的制约时,易志坚回答说:“沙漠土壤化改造一定要用水,因为沙漠存不住水。但不少沙漠本身也有水资源,我们做这件事就是为了让沙漠的生态属性改变,使其有保水保肥能力。如果没有水资源限制,那什么植物都可以种;有限制的情况下,我们要研究优选一批耗水量不大还能生长好的植物。”
据接近易志坚团队人士强调,外界的质疑有偏差,他们从未说过要把所有沙漠变成良田,实验不仅仅是“沙漠变良田”,并且还尝试种植耐旱植物,治理荒漠化。
一位接触过该项目的人士提醒南方周末记者,多数报道都忽略了一点——该项目所在的沙漠位于黄河边,取水很方便。“这个项目搅拌黏合剂、浇灌农作物都要用水,每亩地耗水量约为400吨左右,还仅仅是灌溉用水。这是绝大多数沙漠所不具备的用水条件。”
“沙变土”项目当地雇用的工人介绍,“沙变土”项目地附近有乌兰布和示范区兴建的蓄水池,可以取用其中的水。此外,他们还打了井,利用地下水灌溉。由于离黄河很近,所以不用刨得太深,地下水就会出露。
“沙变土”的中试项目才运行近一年,可持续性还不好评价。但实验地点是否有水,的确已经成为其扩张的制约。2017年12月,重庆交大团队曾来甘肃寻找新的实验地点,一位当时与该项目团队接洽的专家透露,“他们找过敦煌和民勤,都不满意,原因就是这两个地方缺水。”
上述专家觉得“沙漠变良田”的主意也不适合民勤,作为中国“沙进人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民勤的土地资源其实很丰富,近年来还一直在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他认为这项技术对治理普遍乏水的中国西北沙漠意义有限,更适合西藏“一江两河”区域这样水资源丰富、耕地匮乏,同时正在荒漠化的土地。
“材料不新”?屈建军建议,要判断这项技术具体有没有推广意义,应该由第三方在更多的气候带进行广泛的、公正的实践。
实际上,2017年1月,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召开“力学治沙专家座谈会”,对“沙漠土壤化”实验进行了探讨。
专家座谈会最终形成了一份专家意见,其第一点建议就是“对万向力与土壤的功能之间的关系、机理进行系统地更深入研究”。
这其实是对易志坚团队“万向结合约束”理论的委婉质疑。“什么是万向力,当时大家觉得他没有解释清楚。”屈建军说,“这个研究,方向是对的,不是假的,不是伪科学。但也说不上是什么重大突破,化学固沙的办法百年前就有人研究了。”
化学固沙,指的是利用化学材料与工艺,将沙丘或沙地固定住的同时,改善沙地的性质,从而既能控制沙害,又能提高沙地的生产力。“沙变土”技术的核心材料是黏合剂,故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这“明明就是化学固沙”。
不过,力学出身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强调“万向结合约束”的发现,而质疑方专家的背景大多是土壤学和沙漠治理,几方讨论似乎往往不在一个层面上。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沙漠土壤化”的核心材料“植物提取纤维黏合剂”,其主要成分实际上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
翻看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英文)上由重庆交大易志坚、赵朝华发表的论文《沙漠“土壤化”:荒漠化的生态力学解决方案》,可以发现该项目“植物提取纤维黏合剂”的核心成分是CMC,也即羧甲基纤维素。
CM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等领域的工业原料,主要性能是黏合、增稠、乳化。“这材料在糊墙的时候都会用来增稠,在固沙上也早有应用。”屈建军说。
更有人向南方周末记者质疑,比羧甲基纤维素更低廉、更有效的材料不在少数,比如高支链淀粉都能有这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