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2018年3月20日,小米、中兴、华为、金立、联想、魅族、努比亚、OPPO、vivo、一加十家手机厂商在北京联合召开快应用标准启动发布会,小商帮科技注意到,本次会议的参与者除了这十家手机龙头企业之外,还包括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这样的官方单位以及数百家知名移动互联网应用企业。
这次的“快应用”标准启动发布会被看做是十大手机厂商对标微信小程序的一次联合行动,在多篇分析文章中已经指出,快应用从使用方式,开发方式等方面,与微信的小程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开发者甚至可以非常轻松的实现从小程序转成快应用的开发,这与之前支付宝的小程序开发路径几乎是一样的。
对于快应用而言,大部分人认为由于微信小程序的出现,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手机厂商应用市场的收入,因此,快应用试图将用户留在应用市场当中,以轻量化的应用解决方案来留住客户,从而避免应用市场的财富被“一锅端”。
以游戏为例,“跳一跳”的出现,直接把游戏从各类应用分发平台转到了只从微信小程序入手,更加方便快捷,由于微信强大的流量基础,直接加大了这些游戏的使用频率。但这对应用商店们而言显然是非常难以接受的,毕竟游戏领域是应用商店和各家手机的游戏中心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如果被腾讯拿走大部分,无疑会严重影响到各家的收入。
实际上,腾讯和苹果在去年就因为微信赞赏功能的事件发生过冲突,苹果要收“苹果税”,但腾讯坚持不让步,之后以苹果公司妥协而告终。但小程序更加可怕,这不仅仅是“苹果税”的问题,而是直接威胁到苹果的应用商店收入了。
2017年,苹果光是在应用程序服务上的收入,在扣除支付给开发者的费用之后依然有超过570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付费应用程序所达到的一个经济规模,在App Store上,还有数以百计的热门应用是“免费”存在的,例如Facebook,Twitter,Linkedin,腾讯,YouTube,潘多拉,Netflix,Google,百度,Instagram,亚马逊,eBay,京东,淘宝、天猫等等,这些应用每一个都能实现数百亿美元的经济交互,而这些并不会计入App Store的收入统计。
小程序以及国外类似产品,如谷歌Instant App 和 PWA以及Facebook的React Native等,将会严重威胁到苹果应用商店的收入。有细心的媒体发现,支付宝小程序可以添加到IOS的桌面上,这是否是苹果公司有意为微信小程序树敌,从而占据规则主导地位,目前不得而知。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APP时代即将结束,轻应用时代将会加速来临。那么,在这场小程序与手机厂商们的战斗中,谁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呢?
2、小程序的优势
微信小程序与快应用相比较,具有先发优势以及流量优势。
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目前微信的用户量已经超过10亿(含一人拥有多个微信账户),而小程序的用户数量据说也已经到了5个亿(2018Q1),日活1.7亿,已经开发的小程序有58万个(1月15日数据),到2018年底,目标是达到300万个。
有赞的创始人白鸦甚至认为,到2018年底,小程序的用户将会达到6.18亿人,相当于微信“再造了一个互联网”。也因此,白鸦建议大家要“all in”小程序,并认为几乎所有头部的电商玩家都会加入到小程序的大军中去。
实际上,小程序并不能简单的认为仅仅是一种轻应用,因为它背靠的是微信,是整个微信社交链中的一个环节。
小商帮科技认为,小程序最起码会有三项主要的作用:轻应用、OMO连接器(Online-Merge-Offline)、变现工具。
轻应用就是目前手机厂商们在搞的“快应用”这个思路,实际上小米,魅族,金立等公司已经搞过类似快应用的产品,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次的联盟实际效果如何,还需要看各方合作和宣传的力度。微信小程序的“轻应用”还可以直接无缝对接到微信对话中,比如直接发出一个基于小程序的个性化名片,直接给好友发一个微信小程序的算命工具等等,这方面快应用目前是做不到的。
OMO的概念则是近年来的新概念,意思是线上与线下的融合,阿里提出的新零售就是OMO的一部分。小程序将线下的各个公司直接在线化了,通过各种应用场景替代搜索来为商户引流并进行统一的线上线下管理,比如说,通过附近的小程序,用户可以直接在商家小程序上实现点餐并绕过美团和饿了么这样的平台,商家直接对接配送公司,省去的平台抽成可以让利一部分给消费者,达到双赢。当然,目前用户的使用习惯,对于平台上第三方点评信息的依赖等,制约了这种模式的发展,实际上,目前真正大规模应用的OMO还比较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