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才能更好发展。眼下,“产业融合”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正展现出异样生命力,散发出耀眼光芒。
山东省烟台市通过围绕提升文化内涵、推进全域旅游、加强文旅融合等内容,充分发挥烟台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优势,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做活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章。
整合文化资源,带动产业提档升级
文化与旅游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这也是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最大前提。
文化是旅游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精神价值和人文含量,是旅游业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是支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烟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海洋文化、开埠文化、红色文化、仙道文化等等诸多特色文化,探索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就是要挖掘和弘扬烟台特色文化,树立独有的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自信,展现文化魅力。
文化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最深厚、最持久、最具魅力的元素,如何让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光发热”?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京剧码头,提升胶东红色文化、开埠文化、葡萄酒文化、仙道文化等特色文化影响力。要打造形式多样的文化项目,不断提升项目的参与性、体验性,让游客真正能够融入其中感受文化魅力,要注重创意策划,加强对文化项目的包装宣传,特别是要加大与其他要素的融合,提升项目的综合效益。
既要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文明。烟台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成为全省唯一、全国仅有的两个获得这一殊荣的地级市,在全国范围内擦亮了现代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今后,烟台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书香烟台建设,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风貌。
深耕全域旅游,开拓文旅发展“蓝海”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烟台旅游业正蓄势待发。正在纵深推进的全域旅游,就是烟台市整合旅游资源、力促旅游产业升级换代的全新探索。
2017年4月初,以“十游烟台”为主题的“烟台人游烟台”正式启动,一直持续至今。活动采取市县同步、区域互动、城乡一体的方式,从激活本地游入手,其核心仍是对烟台仙道文化、鲁菜文化、黄金文化、葡萄酒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打造和呈现。受益于这一席卷烟台市的活动,烟台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向纵深推进,去年全年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940亿元,增长12%。
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全民旅游和个性旅游为主的阶段,全域旅游是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要牢固树立全域旅游观念,全面提高城区人文、历史、自然以及商业、娱乐等各类资源的开放利用水平,以创新突破为引领,以夯实基础为保障,高水平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域旅游的核心不在于空间上的各种“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改变以单一旅游形态为主导的旅游产业结构,构建起以旅游为平台的复合型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产业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型。因此,挖掘和打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打造更多展示烟台人文风情的旅游线路、旅游景区,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推进海阳、蓬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高标准打造从昆嵛山至长岛滨海黄金旅游线,整合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向存量资源要效益,开拓烟台文化旅游融合新“蓝海”。
坚持项目带动,打造融合新亮点
“文化”+“旅游”,不是简单的要素相加,而是要深度融合、共融共生。激活文旅融合的一池春水,项目是关键。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支撑,也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坚持“高品位规划、高档次建设、高水平经营管理”,加快实施张裕工业文化旅游、莱阳丁字湾恒大旅游综合体等20个重点文旅项目,打造文化旅游融合新亮点。
事实上,在烟台,以项目为“媒介”的文旅融合“大幕”早已悄然开启,并精彩初现。
2017年10月25日,致力于推进实施一批影响大、质量高、带动力强的文旅产业项目,全力做好全域旅游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文章的烟台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眼下,70余个旅游项目正快马加鞭加速推进,其中,丁字湾恒大海上新城旅游综合体总投资1000亿元、烟台夹河华侨城大型文旅综合体总投资300亿元,蓬莱水上乐园等3个项目已建成运营,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入选2017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