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2018亳州文化旅游年开始之际,谢广才、白一骢、陈士斌等11位亳州籍文化名人被授予“亳州文化旅游大使”荣誉称号。亳州晚报今日起推出“文化旅游大使谈亳州”专栏,邀请他们畅谈对家乡文化旅游的思考和建议。
传统手工艺的“真是味儿”
□陈士斌
史上的亳州比较工商化,特产、名吃、作坊和商号,享誉四面八方。连好友之间称谓都带有浓郁的商业味道老伙计。关系亲密了,就在一起说是“真是味儿”。“真是味儿”也形容事物很地道、滋味较浓郁,特别讲究。
“真是味儿”,属老亳州百姓方言俚语,也形容一件东西很好,有条条又有道道,品味达到极致。哥儿们之间关系好,也说俺哥俩是味儿的很,对脾气,有共同语言,但“真是味儿”一词,在女孩或女人们间通常是不说的。如今,这个词语已少见使用了,如同店员伙计间出现了隔阂,已经“不是味儿了”。
老亳州城市的开埠,始从农工交换与涡河贩运。这条上通汴京开封,下至淮河长江的黄金水道涡河,也是淮北重镇主要的商业生态形式,承载了太多的经营传奇。但因历经战乱与社会变革,手工作坊、买卖形式及建筑空间、交通硬件与当今已不可同日而语。若用现代的思维去想象恢复即便是清末甚至民国时期的传统经营状态,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早已没了传统承袭的社会环境,也无需求与市场。
如打铜巷铜铺子的工匠后代,已经失传了手艺工匠精神,加之计划经济又制约个体发展,工艺精湛的铜器就只能去博物馆寻找了。同理,拥有两百年兴衰史的陈家“振兴匾铺”,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关门停业,并入县木器厂。再说,整个亳州也不再时兴送匾挂匾,而改用多快好省的锦旗,制匾业哪里还有市场?北关的皮货店也从制作箱包等精工皮具,改做车马皮革配件等,一些皮雕等高档制品不见踪影。竹货、鞋帽、染坊、酱园、糕点……凡此等等,无不以工艺失传、社会进步及消费形式的转换,而变得疑似毫无价值。因此,要还原亳州手工艺的“真是味儿”,是十分困难的。
若从传统手工业向工艺美术方向发展,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繁荣生活富裕之后的个人订制需求,这也该算是另一个传承与创新的科研课题范畴。且还要看亳州年轻人,有否立志从事传统工艺研发与经营的兴趣,如同海峡两岸新兴的文创产品、旅游工艺品、艺术衍生品等,那咱亳州则会“真是味儿”起来。
老亳州的“真是味儿”,需要大家仔细品鉴:该留下的、需修复的、待保护的,若能做到“可逆性”,即我们修复得不好还能还原,那也是最好的保护。我们再根据这些象征古老亳州的“真是味儿”符号、元素进行复制与传承、创意与制作,就能真像方言俚语说的“真是味儿”一样,把亳州传播出去,把客人吸引过来。这也将形成一条产业链,再传佳话。
若没人再去说“真是味儿”了,那亳州也就真的“不是味儿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