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谷武民通讯员袁鹏勃张小燕
核心提示|淇县,古称朝歌,有“喜迎朝阳,高歌黎明”之吉意,是商朝末期四代帝都和西周卫国国都,一部《封神演义》使这里名扬天下。
2016年11月,淇县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7年,按照“全景淇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淇县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快构建“一体两翼”(全域旅游为一体,景区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两翼)的战略格局,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客源市场持续升温,游客人数和经济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和21%,逐步实现了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
规划引领 擘画全域旅游蓝图
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闻鹿鸣。美不胜收的全域淇县,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前瞻性规划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干精神。
2017年11月,历经反复论证的《淇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该旅游规划与“十三五”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南太行古村落群保护和美丽乡村旅游带发展总体规划、灵山慢谷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将全域旅游理念融入交通体系、文化体系和智慧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与重大专项规划无缝对接,引领淇县的全域发展。
“2018年,淇县将以‘一山(云梦山)一水(淇河)一城(朝歌古城)一书(《封神演义》)’为载体,以‘三古(古城、古镇、古村落)三区(景区、街区、度假区)三创(云梦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朝阳山+灵山小镇联创国家4A级景区、淇县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分步骤、分阶段实施规划,逐步形成‘旅游产业突破,带动多产业融合’的全域旅游新模式和新格局,使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淇县的新兴支柱产业,将淇县打造成为以山水生态为基底、文化特色为引领的国内知名全域旅游示范区。”淇县县委书记王永青说。
体制改革 激发客源市场活力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2017年11月,淇县挂牌成立了高规格的淇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改变了过去文物旅游管理局“小马”拉旅游业“大车”的局面。该县还积极探索筹备成立朝歌旅游发展管理有限公司,对全县旅游景区进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实现管理权、经营权的分离,激发市场活力,旅游体制改革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据了解,为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的嬗变,该县打出一套发展“组合拳”,大力实施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朝歌文化内涵提升工程、乡村旅游点位提升工程、品牌形象塑造提升工程,以设置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实施“厕所革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旅游、提高服务水平、实施产业扶贫带动等为抓手,不断为全域旅游注入活力。
项目建设 提升景区档次品位
在云梦山景区,记者看到,群山、古树、军坛、草原相映成趣,新建的高山玻璃滑道、玻璃天桥惊险刺激,吸引着众多游客竞相体验。古灵山景区玻璃吊桥、观光索道、大型旅游接待餐厅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朝阳山景区投资1000多万元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生态停车场项目建设即将竣工,智能门禁系统、电子售票系统、旅游标识系统正在逐项落实,朝阳山+灵山小镇联创国家4A级景区工作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
日趋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将进一步提升景区档次品位,为游客营造更加舒适、优质的游览环境。
节会活动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围绕“春赏花、夏亲水、秋观草、冬祈福”四季旅游主题,云梦山景区旅游活动精彩纷呈,春季踏青节、夏季避暑节、金秋草原风情音乐节、冬季民俗旅游节等轮番登场,海峡两岸鬼谷子文化研讨会等亮点频现,山水观光游、文化休闲游、登山健身游,催热了淇县旅游市场,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围绕“春节、清明、五一、十一”等旅游假日,古灵山泼水节、朝阳山孔子文化节、朝阳山+灵山小镇登山节、摘星台比干文化节等节会活动此起彼伏,特色旅游品牌日益彰显。
美丽乡村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在持续抓好传统景区工作的同时,淇县围绕一群一带(南太行古村落群,淇河美丽乡村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秦街、赵庄、大石岩、凉水泉、纣王殿、石老公、鲍庄、东掌、油城等一批特色鲜明、古朴自然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脱颖而出,秦街民俗体验游、赵庄美食品鉴游、大石岩登山拓展游、凉水泉休闲度假游等精品线路更是声名远播,吸引了广大游客慕名而来。
乡村旅游的日益火爆,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发展动力,让贫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切切实实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