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从圆明园变迁看中西文化交流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8-10-10 20:52:03
 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然而,自1860年起,圆明园屡遭劫掠,面目全非。建国后,圆明园遗址重获新生。300年来,圆明园历经变迁,每一次变化都映照着近代中西 方文化交流的不同阶段。 

  圆明园—融合文明精髓、展示文化魅力的舞台 

  16世纪末,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开始传教。清军入关后,王朝统治者希望西方耶稣会士能够为中国所用,于是传教士们带着西方的科学文化走入宫廷。

  康熙皇帝涉猎广泛,军火、测绘、数学、医学、天文学、 地理学、语言学、音乐样样学习;雍正帝虽不如前代热衷, 却也仿制望远镜、温度计,并试戴玻璃眼镜和假发;到乾隆时期,王朝正值鼎盛,皇帝对西学,尤其是西方艺术情有独钟。传教士们为清朝带来了西方的科技、艺术,也在学习中国文化后,通过自己的书信、图像,为西方带去中国的声音。 

  1.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兴建 

  18世纪,圆明园开始兴建,以郎世宁、王致诚为代表 的传教士们走进圆明园。乾隆十二年 (1747),乾隆皇帝偶然见到西洋画中水法图案,希望能引入圆明园中丰富园内景观,遂授意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在长春园北部地区兴建水 法及相应机械设备。自1747年起,多名传教士开始参与到设计建造西洋楼区的工作中来,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 负责建筑设计与雕饰,汤执中负责绿化工程,何国宗、潘 延章、安得翊等中国官员也配合完成现场监工和结构方面 的问题。在中西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乾隆二十四年 (1759),西洋楼景区基本建成。建筑形式是欧洲“勒诺特”风格, 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琉璃瓦。 此时,集中西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圆明园真正成为了“万园之园”。 

  2.中式园林对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 

  乾隆八年 (1743),王致诚在 《致达索先生的信》 中,详尽描绘了圆明园的美景、赞美了中国的造园艺术,“我很欣赏中国人在这方面及他们的建筑上表现出来的丰富想象 力,相比之下,我真觉得我们在这方面太贫乏了……别宫的 各幢房屋几乎都有某种优美的不规则,不对称,一切都围绕 着如下的原则:要呈现出天然的、宁静的乡下景象,而不是 循规蹈矩地按照对称的规则设计的宫殿”。王致诚注意到了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与西方建筑最大的不同—师法自然,即崇尚自然意趣,融诗情画意于景象之中,采用不规则、不对称的建筑布局形式。1749年,这封信首刊于 《耶稣会士书简集》 在法国出版,不久又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许多重要书刊上转载。圆明园成为西方眼中“中国花园”的代表。

  18世纪起,英法等国相继兴起“中国热”,从物件摆设到饮食园艺,无不透露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气息。1775年至1784年,法国玛丽·安托瓦尔特王后在小特里亚农宫建造“英国-中国式园林”,据后人推断,王后可能阅读了王致诚关于圆明园的描述。不久之后,这种新式园林流传到德国、 俄国以至整个西方,影响深远。

  此一时期,“万园之园”圆明园作为舞台,融合异质文 明精髓、展示独特文化魅力,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的 代表之作。

  圆明园——保护经典文化、呼唤世界和平的见证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占了圆明园,次日开始洗 劫园内各种珍宝。10月18日,为了进一步警示清廷,英国侵华首领额尔金下令火烧圆明园,一代名园就此衰落。而后,圆明园又经历八国联军、民国军阀、太监土匪各色人等的劫 掠,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面目全非。

  圆明园大劫难是中华文明的惨痛损失,也是世界文明的 一场浩劫。在国人声声慨叹、孜孜考证之时,大陆西岸的维克多·雨果、皮埃尔·拉斐特也站出来痛斥这场战争对文明的巨大破坏。雨果在 《致巴特雷上尉的信》 中写道:“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吉利……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这铿锵有力的文字不仅是对文化瑰宝的痛惜,更代表了人类的良心与正义,唤起了有识之士对战争的反思、对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

  而后的百余年间,关于圆明园的著述十分稀少,以圆明园为载体的中西文化交流陷入低谷。此时的圆明园见证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被毁,唤起世人保护经典文化、向往世界和平 的决心。

  圆明园—尊重多元文化、倡导和谐文明的使者

  而今,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中外交流渐趋深入,圆明园再次成为各方人士的关注点,雨果雕像落户园中、名家研讨 不时举办、西人专著畅销宇内,以圆明园为载体的中西文化 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10年正值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圆明园管理处积极探索、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来纪念。 

  10月16日,雨果雕像正式矗立在大水法遗址的东侧,它承载了人类对文明与和平的尊重、对正义与良心的纪念,唤 起了有识之士对战争的反思、对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世界文化 遗产的关注以及对世界多样文明的珍视。

  在圆明园150周年晚会现场,新西兰友人玛丽女士将祖上流传的中国瓷瓶无偿返还中国,这是圆明园被火烧150年来,英法联军的后裔第一次主动把他们认为被劫掠来的文 物,归还给中国,体现了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尊重和对国际社 会公平与正义的倡导,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展现了圆明园民 间外交的魅力。 

  作为“圆明园文物回归形象大使”的成龙向全世界发出 了呼吁流散文物回归原属地保护的倡议书,呼吁全球持有圆 明园文物的个人或机构返还所持文物;呼吁全球热爱和平人 士共同抵制对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交易等活动;呼吁全球各 学术机构共同做好圆明园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播和利 用工作。 

  东西圆明园学名家汪荣祖、伯纳·布立赛首聚圆明园, 就圆明园的建筑艺术、被毁过程以及历史镜鉴互动对话。邱治平 (法)、Christian Renfer (瑞士)、伯纳·布立赛 (法)、汪荣祖 (台湾)、叶廷芳、郭黛姮等十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园座谈,一起回望历史、铭记教训、总结经验、畅想未来。 

  为了更好推动圆明园研究,弥补国内关于第二次鸦片战 争以及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史料的缺乏,圆明园研究院与中西 书局合作推出了8种 《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 试读本,首次大规模向中国读者披露了那场劫难的历史细节和原始资料, 提供了大量圆明园的珍贵一手史料。历史不能忘记却可以宽恕,事实证明世界和平有利于文 化交流与互动,新时期的圆明园成为使者,倡导尊重多元文化、维护和谐文明。

  对圆明园文化平台作用的再思考

  不同的时代,圆明园承载了人们不同的情感,随着对圆 明园价值的重新理解、对多元定位的深入思考,作为中西文 化交流代表的圆明园,其平台作用将日益凸显,为此,对圆 明园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也开始了新的思考。

  1.对圆明园性质与价值的新认识

  150年来,圆明园历经劫难,公众对圆明园的情感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初始,对圆明园的记述反映了人们对瑰宝 陨落的痛心、对辉煌过去的怀念。随后,圆明园成为近代“国耻”的标志、爱国教育的基地。而今随着复建论争、兽首风波、文物的公益修复,圆明园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

  2010年更是掀起了圆明园研究的小高峰,圆明园罹劫150周年更成为2010年度网络评选“中国十大文物事件”之一。人 们不再简单把圆明园当作铭记仇恨的标志,而更希望其成为 连结世界各国的纽带,推动和谐发展的使者。

  2.充分发挥圆明园在民间外交上的优势

  圆明园得天独厚的文化交流平台优势为其带来了丰富的民间外交资源。本次活动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友好交流活动:中外学者济济一堂,交流圆明园最新研究,共商圆明园发展大计;雨果雕像落户线法山,中法友好人士共同纪念尊重文明、倡导和平的雨果精神;汪荣祖、布立赛深度访谈,又带来境外学者的声音。借助与中外媒体的默契合作,展现了我们倡导“和平、合作、和谐”的决心与能力, 让更多国人了解世界,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