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鲍聪颖摄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鲍聪颖 张海涛)记者从今日召开的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两会”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北京市西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西城区区长王少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深入推进街区整理,全面推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落地”进行了部署。
街区整理工作,是西城在原来将辖区分为政务活动、金融商务、繁华商业、传统风貌、交通枢纽、公共休闲、生活居住等7大功能区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细化、统筹划分为10个功能类型的一般建成区、什刹海和大栅栏等传统风貌区等80个左右的街区单元,并从市政道路建设、绿化美化、棚户区改造、城中村和边角地治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设计,对街区市政道路、交通管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明确具体作业规范,形成宜人、绿色、智慧、文化、艺术的景观设计方案与特色风貌标准。这对于重塑北京中心老城区风貌,促进新总规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义,更为北京市探索中心城区环境品质提升开创了新路径。
共治共建共享:区、街多层集中发力
在2017年,西城区启动街区整理工作以来,区属各单位积极响应,扎实行动,并制定了《西城区街区整理实施方案》,编制了《西城区城市街区设计导则》,出台了《北京市西城区街区公共空间管理办法(试行)》,成立了西城区城市品质提升艺术审查委员会。在西城区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扎实推进街区整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的决议》,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街区整理工作,促进共治共建共享。
与此同时,启动鼓楼西大街、阜成门内大街生态重构和老城复兴工作试点,聚焦“空间形态、环境生态、经济业态、文化活态”,开展交通组织、立面整治等多项街区整理提升工作,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休闲区。推动西什库片区综合整治提升,对整个片区的交通、公共服务、空间界面进行改善优化,展示街区文化精神。积极推进北京坊建设,打造融传统韵味和现代元素为一体的北京文化新地标。实施达智桥片区复兴更新,将条线化、碎片化的小规模“联合连片”更新改造,促进历史街区的整体人居环境提升。区、街多层集中发力,促进街区整理工作迈开步子 ,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区每个街道都有1个街区精彩亮相
2018年,西城区将全面落实区人大决议,建立政府主导、指挥部统筹、街道主责、主体尽责的工作机制,形成任务单、路线图、时间表,明确阶段性目标。统筹编制各街区的设计方案,形成覆盖区域、街道、街区、街巷胡同、老旧小区、平房院落六大系统的街区设计体系。力争上半年,完成全部街区的划分工作。
记者了解到,依据街区整理项目库,西城区将集中开展街区整治提升,力争每个街道至少实现1个街区精彩亮相。在2018年12月底前,按照“一街一策”要求,完成所有街道设计方案,在街区层面上实现各项工作集成。
科学连片划定街区。力争第一季度末(最迟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街区的划分工作,打牢街区整理常态化、精细化和长效化基础。在街区划分上,结合人口数量、空间承载力、历史沿革、生活配套、生态环境因素,根据不同类型街区的功能定位、业态聚集、传统风貌等特点,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将街道辖区划分为若干街区,覆盖全部街道。
由西城区环境建设办和西城规划分局牵头组织各单位对初步形成的街区划定进行研究和论证,西城区政府统一审议,形成最终的街区划定。街区划分主要把握“三个注重”的原则:一是注重长远目标。对照《总规》中有关西城区的功能定位,对不同街道的不同街区确定发展规划,立足现状,从时间轴线考虑区域发展趋势,细化不同区域功能。如金融街扩展、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棚户区改造等中远期规划,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结合历史、现状、发展的视角,一并纳入街区划分中予以考虑。
二是注重权属清晰。街区划分结合区域内社区、道路、人口等要素,充分考虑街区的界线工整、面积适中、责任明晰,便于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增强可操作性。1个社区可以被划定为1个街区,多个社区也可以组合成1个街区;也可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特色街区为界限进行划分;街区划分可能跨1个以上街道辖区时,由功能街区指挥部统筹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