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孟竹) 2017年,石景山区共拆除违法建设390.8万平方米,疏解整治547个大杂院,创建137个基本无违建社区,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散乱污企业32家……记者从石景山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了解,在全面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同时,石景山区也在积极谋划腾退土地再利用,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保障民生、改善城市品质为出发点,重点推进“六个一批”建设。
模式口大街将完成修缮整治
记者了解,2018年,将重点实施模式口大街修缮改造与环境整治、北辛安城市记忆博物馆建设、衙门口骆驼文化会馆建设等多个项目,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石景山模式口南小街段完成改造修复工程,驼铃古道风貌得以重现。今年,石景山区将完成模式口大街修缮整治,分段实施模式口大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市政基础设施上的居民房屋腾退、拆迁工作,加快模式口地区修缮整治。
停车设施方面,重点加大停车供给,计划新增1万个停车位,合理布局停车设施,全力缓解全区停车难问题。在土地开发项目中,将建成五里坨、古城、八宝山集体土地租赁用房项目。基础设施方面,计划完成石景山水厂项目建设和9条道路的景观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城市次干路、支路建设,以及永引渠、人民渠和麻峪湿地整治提升工程。
便民服务设施方面,目前通过市场化运作、挖掘国有资源载体、新建小区配套、现有业态转型等方式,全区新建、补建、提升70个蔬菜零售网点,新增50个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基本形成覆盖全区151个社区的“一刻钟”蔬菜零售服务网络。
此外,将建成老山居民休闲广场,完成80个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
4座大型综合性公园计划建设
2018年,石景山区将续加强“西绿东引”建设,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利用代征绿地和疏解整治腾退成果,以森林城市、海绵城市为理念,坚持增量高端、存量提升原则,高水平建设、启动、推进一批重点绿化美化工程项目。
其中,将重点推进“西绿东引”绿化工程,推进459个“留白增绿”点位规划建设,提升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完成小青山公园建设和石槽绿地配套项目建设,力争202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17年的51.9%提高到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5平方米提高到23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由80.7%提高到95%。
同时,拟建设老山城市休闲公园南区等综合性公园21处、“森林公园”33处、带状公园21处、社区公园15处、口袋公园6处,同时启动小青山公园、松林公园、北辛安公园、衙门口城市森林公园等4个大型综合性公园建设。还将研究推动西山国家公园群、东部城市公园群建设,进一步营造生物多样、生态宜居环境。
此外,计划完成全区66条道路、长度80公里的道路树池连通工程,增加道路绿量,推动全区绿道规划实施。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创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2个,花园式社区1个。
相关内容
金安桥一体化项目年内开工
位于北辛安地区的金安桥一体化项目已完成规划、立项、土地手续,计划与地铁M6线同步实施,于今年年内开工建设。该项目北侧紧邻阜石路,西侧紧邻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与轨道交通一体化设计,规划总占地约2.89公顷,地上建筑面积约14.15万平方米,其中商业0.9万平方米、办公13.25万平方米。建成后该区域将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商业区域,同时实现S1线、M6线、M11换乘功能,极大提升该区域交通承载力。
年内开建苹果园交通枢纽北区
苹果园交通枢纽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确定的33座交通枢纽之一,集轨道交通(M1、M6、S1)、快速公交(BRT4)、普通公交于一体,包括出租车、换乘停车(P+R)、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预测远期日均换乘客流90万人次。
据悉,将分北区、南区、周边配套5条道路三个标段建设。2017年5月,南区开工建设,主要为护坡桩、土方等基础施工;2018年计划开工建设北区和配套道路,项目交通功能部分设施计划2020年12月具备试运营条件。
S1线预计2019年全线运营
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示范线(S1线)西起门头沟区石门营站,东至苹果园站,线路全长10.3公里,其中高架段10公里,隧道段0.3公里,全线设站8座,计划2019年全线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