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们末端的神经系统,神经末梢,很多的时候没有办法感知到外界的刺激,有的时候就看不到。我们说物流的可视化,现在看来还是很粗放的,物流技术也是很浅显的。
我们之前说的技术,在零售互联网,或者是电子商务物流里面使用还是十分少的,或者是说是不成熟的。而这个末端的神经末梢更是在一个企业里面,现在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的信息化水平,特别是移动的信息化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这样一个高度。
我们要能够对外面的刺激做出反应,而不是说仅仅某一个部位,像人一样打一个乒乓球,不能看见了就能够把乒乓球接好,看见以后眼睛、手、头脑、脚要全方位的配合。
这意味着我们要有一个物流系统,或者是说供应链系统里面的差异组成人员,要把每一个末端的神经系统联系起来。这一块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将来的物流一定能够做到商品没有生产出来的时候,这个商品就是信息载体,这个信息载体一旦生产出来,就能精确指导它要去的地方。
这个方面我们很快在做,比如说现在我们研究的数字地图技术,末端送货你把货物精准的送到顾客的家里面去,将来我们要实现的数字地图,就是每一个消费者留下一个地址的时候,我们都能够把它转成数字的东西。
数字的东西有坐标的时候,就能够找到你的办公室在哪里。能不能把商品精确的送到你的办公桌上,这是我们要考虑的,所以说末端的神经的建设要感知外面的冷暖变化。
第二个是物流重构。
新零售,互联网的条件下,我们的技术解决的方案太少了。怎样用一种新模式来进行创新?物流运作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用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高效快速。那么就是要设计整个方案,甚至是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创新。这方面是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以前都是属于人去找货,比如说超市里买东西都是人找货,现在要改变的是要实现货找人。货找人不仅仅是在仓库里面的货找人,而且在全球范围货找人。因为以后的仓库并不应该有四面墙的概念,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大仓库。货物在门店里面,门店是仓库里面的一个环节,不管货物在美国、欧洲还是中国,我们要看的是消费者在哪里,如何在最短的距离把这两个东西联系起来。
这就是要用物流一揽子解决方案,或者说对物流技术方案重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是第二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属于硬件设备。
我们把聪明的大脑的末端神经系统建立好了以后,在进行反应的时候,要能够做到手脚便利,而现在我们的手脚还十分不便利。我们在末端的,或者是说在物流使用的这些技术装备,目前来看还是属于比较浅显的,真正谈到智能物流的工具和带有一定的智能的东西很少。
所以我建议从事物流装备制造的企业,一起来讨论,一起来研究,什么地方我们可以把它做得更智能一点,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灵巧一点,这是我重点说的三个重构的挑战。分别说到了末端神经系统的建设,技术方案的创新和智能硬件的建设这三个挑战。
我们怎么应对这个挑战呢?
我觉得在目前来看,中国应该是当仁不让的。在互联网的条件下,我们的互联网经济或者说电商经济商品交换的规模,在世界上已经是排名第一了。世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中国来领跑,去带领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这个行业里面的人士要有这种责任,这是一种担当,也要有这种勇气,我们要当仁不让,也责无旁贷。
我们要研究怎么样从目前这种比较低端,死板的物流向高效、灵活、数字化的物流转变。毫无疑问,只能创新的研究这个问题,创新其实是需要做很多的细节工作。现在这么大交易量的互联网物流或者是说互联网电商物流有这么大的交易量,提出了很多现实的需求,给创新和研发指明了方向,也减少了我们走弯路,犯错的机会。所以这个方面我们要创新去研究。
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和使用优秀的成果。一是学习国外的,二是行业内部要跨界的交流。跨界是趋势。
还有我们要强调产学研政立体相互配合做这件事。社会给你这个机会,消费者给你这样一个厚实的财务基础,国家和社会需要你,为什么你不去做这件事?我们有千千万万的技术去研发,千千万万的创新去做,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这个努力的过程中责无旁贷的是行业老大以及政府。这个方面我们也有这种使命感,也有责任感,也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