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电视台开始连续播放这六个婴儿的成长。程跃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育儿栏目,竟然引起了那个时代的婴儿教育热潮。“我们研究所的电话都被打爆了,都要参加这个活动,索性当时就开了一个咨询门诊,让家长带着孩子来,我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您能不能来办幼儿园,我们把孩子放在里面?”随着家长咨询量逐渐增大,单纯的咨询与讲座已经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此时,有家长提出了这个建议。
1996年,妇联一年的跟踪指导示范活动结束。六个孩子的智商测量结果出来了,平均130以上,远高于北京市婴儿的平均测评98分。
同时,在家长的强烈推动下,金色摇篮诞生了。基于对程跃博士的信任,许多家长使用教育基金众筹的模式,为金色摇篮最初的建立投了一笔钱。
那一年,程跃38岁,辞职下海了。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我们穷教师讲讲课还可以,办幼儿园不行。但是因为我教师家庭出身和学医的原因,其实我骨子里面的实践意识特别强,觉得这个事光讲不行,非得把孩子教出来。”程跃说。
并购进入威创股份
2015年之前的金色摇篮一直没有营销部门,发展缓慢。2000年就开放加盟的金色摇篮,在20年时间内,直营与加盟一共只发展了150家园所。
这也与程跃自身的精力并未全部投入到公司发展中有一定关联。2007年~2010年,根据过去的研究、博士论文,再加上近10年的实践,程跃完成了一本关于“潜能心理学与教育”的书。
彼时,正是幼教产业发展最快的阶段之一。金宝贝、红黄蓝……许多幼教品牌涌现于公众视野。
2015年,在和君的介绍下,金色摇篮与威创股份结缘,以8.56亿元的价格并购进入A股上市公司。“我当时就觉得应该进入公众平台。因为私人企业发展有局限,我没有准备让我的子女来做摇篮。”程跃说,进入上市公司平台将对金色摇篮的理论有更好的推动作用,也能对团队有更好的激励作用。
金色摇篮的潜力的确被激发出来了。截至目前,金色摇篮已经发展了超过800家园所。短短两年内,至少增加了650家园所。
业绩也开始呈现翻倍增长趋势。2016 年,金色摇篮实现收入1.09 亿元、净利润6038.92 万元,成功完成2016年的对赌业绩;2017年半年报显示,金色摇篮实现营收8814.20 万元,同比增加89.19%,净利润5619.64 万元,同比增加99.52%,净利率为63.76%,超6成。
威创股份究竟给金色摇篮带来了什么?
此前,威创股份副总经理兼董秘李亦争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目前幼教企业杠杆运用程度较低,包括股权杠杆、债务杠杆和经济性杠杆等,比较典型的就是很多幼教企业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拥有百分之百股权,股权杠杆利用程度较低。如果能适当运用股权杠杆,引入新股东,可以引进对公司更有帮助的人才,或者引进各个产业链的各种伙伴来帮助企业迈向更高水平。
李亦争曾对蓝鲸教育强调:“在幼教行业,调整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这一策略有很大作用。”
程跃则对蓝鲸教育表示,实际上,资本进来以后,形成的第一个逻辑是对赌,这就倒逼金色摇篮去调动所有内在资源和能力,对公司进行一次重新的梳理和认知。其次对团队而言是一次激活。“我们拿到了一笔钱以后,对一些老员工做了一些分配,同时在机制上给了一些发展空间,重新梳理了管理模式,将家族管理模式变成一个上市公司平台的管理模式。”
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2015年以前,摇篮只有研究和培训人员,没有营销部门,但如今程跃授权给总裁,在新管理队伍的带领下,组建营销队伍,两年时间发展了近300人。
不过,快速发展的弊端也很快显露出来。“当你快速发展时,你就会发现你需要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参与到市场运营、培训这样的业务服务中,这就会带来一些园所管理上的不确定因素。”程跃感叹,“服务会出现瓶颈,现在这个东西平衡很难。”
各方面人才都跟不上吗?
“跟不上,现在人力资源一天到晚招人。”
另外,目前金色摇篮发展的快慢有时候并不完全取决于摇篮本身,而是要看威创股份能给予什么机制。“我们最期待的是上市公司能够更高瞻远瞩地去判断幼教行业整体的发展逻辑。”程跃说,但是,任何一个跨界而来的上市公司或者资本刚进来教育行业,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需要去学习,而且这个学习周期并不短。
“如果原本占了先机的上市公司花了太多时间去学习,去尝试错误,可能就会失去先机。”程跃感叹道,“这是要交学费的。”
人才缺口
金色摇篮的现状也折射出整个幼教行业面临的窘境——人才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