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T紫学(000526.SZ)宣布终止重组,这也标志着其第二次甩卖学大教育失败。甩卖主要原因是学大教育的A股回归让*ST紫学背负了巨额债务,2017年第三季度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7.32%。
优质的教育资产一直都受到资本的热抢,而对于那些出售教育资产的上市公司来说,是教育资产自身的问题还是上市公司在并购后留下的后遗症?花巨额资金并购而来的教育标的,甩卖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剥离以后,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又是否真正得到改善呢?蓝鲸教育分析了几家剥离教育资产的上市公司,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6家上市公司剥离教育资产,金额最高者达7.8亿元
“上市公司剥离资产,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保壳,避免带上ST帽子;二是可能为了套利圈钱。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途径是增发,市场对不良资产的购买欲望又很低,所以为了能卖个好价钱,上市公司通常先会把不良资产剥离,提升公司业绩,进而促使二级市场股价走好。”一位华融证券分析师对蓝鲸教育表示。
(剥离教育资产的上市公司)
据蓝鲸教育不完全统计,A股市场目前有6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教育资产的出售、剥离或转让。其中,金额最高的是新华文轩出售旗下的四川文轩卓泰投资有限公司48%股权及1.2亿债权(文卓公司旗下资产主要囊括3所职业技术院校),还有就是出售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24.3%股权,作价2.6亿元。其次为天神娱乐以6.8亿元出售精锐教育27.37%股权。
天神娱乐最早于2016年12月将精锐教育27.37%的股权出售给独立第三方自然人,作价6.8亿元。2个月以后,天神娱乐旗下基金富达投资也退出精锐教育股东名单。这笔交易让天神娱乐获利1.8亿元。对于退出原因,上述分析师表示:精锐教育最初的打算是想借助天神娱乐实现上市,此前还接触过松发股份。既然再次重组上市无望,自然也就要退出另寻IPO之路了。
GQY视讯于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为大屏拼接显示系统和教育工程。由于主营业务增长乏力,GQY视讯2014年将子公司宁波奇科威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76.79%股权(2013年已亏损784万元),以评估价格901.67万元转让了。在经历了转型失败、重组失败、大股东减持等一系列变故之后,为了避免扣上ST的帽子,GQY视讯如今只能卖厂房保壳了。
焦点科技在2013年5月收购了育见科技,开始孵化立足于幼小课堂的在线教育项目,同时成立了焦点教育事业部。2016年,出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焦点教育。但是,由于焦点科技智慧教育项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所以,焦点科技不得不将智慧教育的全部资产(焦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Focus Education Holding)转让至控股股东并交由智慧教育的经营团队来运营管理。
为了进军儿童教育培训领域,森马股份于2013年以1.02亿元收购育翰上海。但是由于一直处于投资阶段,会影响上市公司业绩。所以森马股份2016年以7000万元将其转让给了第三大股东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转让股份为49%)。
方直科技在2017年1月先后向千锋互联投资了1.01亿元,取得12%股权,本想借此进入非学历教育细分市场。但是千锋互联一直未有实际业务整合发展,所以2017年12月,方直科技宣布退出投资,本次交易使上市公司当期净利润增加约550万元。
为了提升业绩而买,也为了业绩而卖
从上表,明显可以看出:第一,上市公司并购教育资产的目的更偏重其稳定持续的现金流、能在短期内迅速获得账面上的业绩增长,没想真正发展教育事业;第二,当教育标的一旦不能盈利的时候,上市公司会果断选择将其剥离、转让或者卖出,同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收益和回报。第三,资本进军教育领域缺乏足够的时间、耐心,因为教育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行业,盈利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但是资本的迫切逐利是不允许的。这就导致资本和教育行业自身发展的矛盾,再者跨界进入教育行业,学习时间成本很高。
在剥离教育资产方面,动作最大的是新华文轩,金额超7亿元。跨界企业看到教育行业能赚钱而进来,最后发现不赚钱了卖出,这符合逻辑。但是,职业学校本是一项现金流稳定且持续的优质教育资产,新华文轩自身就是一家教育出版企业。那么,其为何要大力卖掉几个高校呢?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