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没想到,电商竟然卖疯了。”在短短两个多月,他们一款标价为499元的7寸“云镜”,就已经脱销,出货量高达三万台。因此,工厂方面不得不抽调生产线上的员工,帮忙打包发快递。
郑晖在欣喜之余,也有些好奇这款“云镜”为何在线上如此热销,于是便上网看看究竟。然而,代理商为产品所“定义”的一系列美誉却让他懵了:车联网智能后视镜/记录仪一体化终端。
“就一台装了YunOS系统的行车记录仪,联上网居然就叫车联网终端?”困惑之于他赶紧联系了几家代理商,而对方的答复却是,宣传上行业内都是这么做的,为的就是提高销量,“忽悠”不明就里的用户,“无论是哪个电商平台,都可以看到大量智能云镜标榜着车联网终端的字眼,就连附赠的3G卡,也被称作‘车联网卡’。”
郑晖认为,这些连车辆故障诊断(车内网)功能都没有的“云镜”,竟堂而皇之以“车联网”之名大肆宣传,未免有些用力过猛的嫌疑。不过大量用户因此买单,甚至觉得在车内装了一个廉价“云镜”就高大上了许多,令他不可思议。“花几百元就买到车联网设备了,这事儿为什么有人能信?”
在郑晖看来,无论是搭载智能系统的多媒体终端也好,还是装了YunOS的行车记录仪“云镜”也罢,包括通过接入车辆OBD的HUD智能设备,虽然能够辅助用户行车安全,但都只能算是车联网概念中很小的一部分,更不能代表车联网。
一份公开的报告显示,全球车联网发展的历程中,各国的研发节奏几乎相同。从车联网概念诞生的2010年开始,各国都着重于技术方面的研发,并将在2020年前后形成统一的车联网行业标准。
行业对此的共识是,要推动车联网技术落地,除了企业要投入大量研发资源,也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自上而下的推动整个交通智能化产业发展,尤其是在车际网硬件的改造建设上。
可以说,车联网是一盘很大的棋,除了要有长远的规划之外,更需要研发企业与政府之间配合联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车联网真正发挥实效,为更多的车主提供便利的驾驶辅助,以及更安全的交通环境。
而在这一过程中,忽悠车联网概念,用车联网新瓶装旧酒,究竟培育了市场,还是毁了这个行业,郑晖对此也只是摇头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