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据央行主办的金融时报报道,针对境内外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监管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取缔相关商业存在,关停、处置境内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网站等。
早在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就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ICO)行为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发售代币票券等违法犯罪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应立即停止从事ICO。
政策上对ICO的明令禁止是应有之举。因为与全球范围内大型金融机构纷纷投入人力物力深入探究的区块链技术不同,ICO本质上是一种无需经过审计和监管的资产证券化。
至于国内“币圈”,掌控大量自媒体的“大佬”从项目设计到分销、媒体造势至ICO,对非理性投资者进行韭菜式收割。大量ICO项目皆为“陷阱”,甚至沦为一种传销手段。
“币圈”的野蛮暴力生长,监管层理应重拳打击。但区块链技术不应遭受牵连——“远离币圈,拥抱技术”,才是各行各业探索该技术的核心原则。
我们发现,我国政府及大型金融机构对区块链技术的态度相当开明。例如开设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民生银行尽皆加入R3区块链联盟等。
据蓝鲸教育查询各方信息发现,区块链技术在多种领域中皆有“用武之地”,教育也不例外。区块链技术对教育行业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政府、高校和企业,尽皆试水“区块链+教育”
蓝鲸教育曾与原民生银行总行发展规划部总助张新福针对区块链技术作深入交流。在他看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信息真实性不容篡改。区块链强调真实,一旦信息被记入区块链,“这个信息就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可验证性”。
第二,采用分布式系统。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具有避免系统崩溃的优点——由于没有统一的中枢,所以无需担心系统因地震、断电、黑客攻击等导致宕机,“由区块链技术架构的系统,其安全性可达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第三,账本的优势。目前各种文献和观点,都将区块链和账本联系起来,“这是将区块链引入应用层的体现。是将区块链记录的各种不可篡改信息,应用到交易概念的记录”。
图片来源:《“区块链+”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现在,世界范围内已出现区块链+教育的尝试。
政府层面,较为知名的是肯尼亚政府与IBM尝试合作。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历证书网络发布与管理平台,力图实现学历证书的透明生产、传递和查验。
2017年1月,中国境内首个村级全球商业区块链创新联盟在文昌市成立。市长王晓桥表示,“该联盟将聚合人才和资源,大力发展医疗、教育等产业,为实现文昌新农村转型发展提供机遇和技术支撑”。
学校层面,较为知名的有墨尔本大学、英国开放大学及美国霍博顿学校。
旧金山软件工程师培训霍博顿学校于2015年10月宣布,将从2017年开始利用区块链技术共享学历证书信息,用一种不法机构无法作伪的方式记录学生的学历证书。
2016年,英国开放大学开发出组合“微认证”(Micro-credentials)——通过区块链技术平台,把从不同教育机构修得的学分或成果组合,申请认可该组合模式的毕业/学位证书。
2017年5月,墨尔本大学测试区块链学生档案管理。通过一套全新的数字系统查看学生档案: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为企业提供真实的人才信息。
至于国内,清华大学于去年的7月31日成立区块链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企业层面,索尼全球教育(Sony Global Education)于2018年初,开发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集中式现代账本用于存储教育记录。该账本可作为当今教育机构中,分散记录流程的替代方案。
至于国内企业,深圳小豆科技于今年1月成立区块链教育应用研究中心。小豆科技表示探索方向主要有三个: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记录、教育数字资源版权保护和教育数字资源交易。
“真实性、去中心化和可追溯性”
2016年10月,工信部颁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指出“区块链系统的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完全适用于学生征信管理、升学就业、学术、资质证明、产学合作等方面,对教育就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图片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年2期——《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与现实挑战》
综合公开信息及技术特性,蓝鲸教育发现区块链技术的“真实性、去中心化和可追溯性”三大特点,与教育行业的契合度较高。
真实性:
首先,在线教育公司需要大量的数据沉淀,才能更精准地判断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而区块链技术的信任机制,保证了海量数据的真实性。
其次,基于该技术的真实性,用人单位可准确获得学生的学业成绩与职业素养,实现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高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