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王姓首富四面楚歌,另一个姓王的男人已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里。
2017年,随着雄安新区的落成,王文学,这位低调的河北商人和他的华夏幸福被抬到了风口之上。“首富制造机”王志纲则断言,两年之内,王文学有可能成为中国首富。
有数据显示,华夏幸福在环北京区域布局产业园区内的委托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而雄安新区建成后,华夏幸福将继续享受首都产业和人口外溢的红利。
王文学的发家史可称得上是一部励志影片的脚本,天时地利人和,所有戏剧因素全部具备后,他便一飞冲天。
为躲债不敢回家过年
王文学的脸看似普通,却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他一张国字脸,棱角分明,浓眉下那双小眼睛,则刚好中和了其他五官带来的过于刚正的气质。
这个出生在河北霸州的青年,成长于风华绝代的八九十年代,做过司机开过火锅店,一路扶摇直上,最后成为全国前十房企掌门人,身家超过500亿元。
然而,关于他个人的报道则少得可怜。
时间拉回到53年前,1965年王文学生于河北霸州,他不是一个学霸,上了中专后便进社会闯荡,在廊坊市交通局运输公司履职,做起司机。
同样都是老王家的人,都没有上过大学,还比较排斥接触媒体,这样的人,除了王文学就只有顺丰的王卫。王卫7岁随家庭移居香港后,高中毕业就结束学业,开启小工生涯,在香港码头给客户跑腿搞运输。
这样一讲,两人还都跟“运输”沾过边。不过有自媒体认为,王文学被分配到廊坊运输公司后,待的是企业管理科,而司机在八十年代末,跟医生教师一样还属于高贵体面的铁饭碗,属于根正苗红的”中产阶级“,是值得年轻人艳羡的好行当。如此说来,王文学的青年打拼经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草根”。从这点来讲,王文学的起点比王卫高一点点。
但有野心的人都不会满足于“中产”。1992年,小王便辞去工作,做起生意,在廊坊最热闹的街上开了一家火锅店——“川崎火锅店”。果不其然生意火爆,连做司机时期结识的政府官员也常到场给这位年轻人捧场。没太久,火锅店面积就扩张了一倍。
90年代中期,火锅店开了好几年,富起来的王老板打算多开几个分店,同时他又瞄上了另一个发财的机会,打算跨界装修业和房地产。原来,那时候廊坊的官员常常光顾王文学的生意,席间曾谈及市政府大楼翻新事宜,近水楼台的王文学立马就揽下这桩生意,开始一边开餐馆,一边搞装修。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给了王老板在商场上的第一次重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政府的资金出现断裂,王文学的装修业务陷入胶着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王文学做了一个动作,这个行为以历史的眼光看,颇具符号意义。在廊坊市政府领导的办公室里,王文学当面烧毁了政府的装修合同,并声明不再讨要政府的欠款,欠下的债他自己用火锅店挣的钱来还。
因此,当国民女神那英与王菲牵手在1998年的春晚唱着“相约九八”时,王文学却有家不能回,在外地忙着躲债。
根据《财经》报道,当地政府当时欠王文学的款项将近500万元。王文学在此过程中展现出了常人难以达到的眼光和气度,撕毁了合同,这是他与政府打交道的方式,也是他善于处理政商关系的一个经典桥段,这种表忠心的方式让人对这个曾经的火锅店老板刮目相看。
事实证明,这件事的确为王文学攒了不少人品,助他在日后房地产的征程里更加畅通。
挖万科墙脚
王文学的运气总是很好,在他的商业历程中,曾经多次遭遇危机,但常常有惊无险。
1998年,欠了王文学人情的廊坊市地方政府将一个橄榄枝抛给了他。原来,廊坊市委党校有一块盖宿舍楼的地,因为没有资金便打算对外承包出去。眼疾手快的王文学接下了这个项目,而这个项目成为此后华夏帝国的第一桶金。
王文学谈判的条件是,除了盖宿舍楼,要5栋楼由自己卖。后来,他找到有关政府部门,获得开发土地的批条,又成功获得银行贷款。同年7月,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他的第一个楼盘华夏花园——5栋红白相间的小楼,成为了华夏幸福今后千亿产业的基石。
在此过程中,因为初出茅庐,王文学还曾跑去北京参加了一场房地产的论坛。在那次会议上,王文学被王石所感染,33岁的他跑上前去向王石请教。当时的万科已是房地产界的明星,王石更是企业家中的男神。王石欣然应允,让万科子公司前去充当咨询顾问的角色,为王文学及其团队输送房地产理念及相关知识,加持华夏幸福的第一个地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