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动脉网的观察来看,健康睡眠领域的创业方向此前以智能硬件居多,即硬件+APP的模式完成消费者的大数据分析后,制定个性化的睡眠模式。如今,能记录梦话、智能唤醒的睡眠APP也被消费者列入助眠清单中。据不完全统计,在苹果商店内,以蜗牛睡眠、萤火虫睡眠、小睡眠、白噪音等为代表的助眠APP已超过10种。
与2014年兴起智能手环功能相同,部分APP同时具备利用音频采集、体温采集等技术测量睡眠时间、区分深睡短睡时间的基础监测功能。不同的是,此前的智能手环,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人体的手臂动作来判断睡眠时间长短及质量,不具备参考价值。
诸如Sleepace享睡等类型的健康睡眠产品则是以心率变异(HRV)技术及呼吸、翻身等指标分析睡眠状况,希望延续的是从医院场景到家庭场景的持续监测和长久监测效果,虽被被学术界广泛认可,但还未做到医疗级设备的程度。
除了传统的药物助眠方法之外,越来越多利用声音、味道、光感等助眠智能产品加入改善睡眠的产品之列。
动脉网收集的部分健康睡眠领域的创业公司及其产品形态(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注:未进入名单的相关领域企业欢迎与动脉网联系
在上述统计中,以智能硬件+App的产品形态占多数,而这一类产品,多被归结为消费电子类睡眠产品。其中,仅有兆观科技的“梦加”睡眠监测仪通过CFDA认证,可作为医疗器械使用。
高嵩认为,蜗牛睡眠的定位是对大众健康普及教育的一类产品,其监测作用仅作为“医疗的辅助”,“对于睡眠问题的识别,我们是本着审慎的目的来看待,尽管我们觉得算法准确度还不错,但我们没有申请比如像CFDA或FDA的医疗认证,这类产品是作为大众对睡眠健康的起到科普作用的产品来进行识别。”
动静科技创始人王众认为,对于自身的睡眠情况,大部分人是通过主观的感受来判断自己的睡眠情况,使用睡眠监测只是一种提出问题的方式,而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他并没有将睡眠监测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而是借助科学方式采用声音助眠和一枚好枕头来解决睡眠的问题,因而有了现在的“云梦枕”。
睡眠监测产品趋向家庭化应用,通过CFDA认证的尚属少数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睡眠产业企业数量约2000家。其中器械占比最高,达65%,其次是药物(约16%)、保健品(15%)和睡眠服务(4%)。器械中的监测设备是所有数据链的前端,在产业链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从文献学科分布上看,睡眠研究涉及了40多个学科,非常广泛,其中最多的是呼吸科与耳鼻喉科。因此,应用于呼吸暂停病症的监测产品,其实质也属于睡眠医学领域的设备。
多导睡眠检测仪检测指标示意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词条)
多导睡眠监测仪是医疗场景睡眠监测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通过CFDA认证的厂家主要包括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诺城电气有限公司等,设备用于诊断睡眠呼吸障碍,通过在人体身上粘贴电极,监测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征,也用于其它睡眠障碍的辅助诊断,如:发作性睡病、不宁腿综合征、失眠分类等。包含:脑电(分析睡眠结构)、眼电、下颌肌电、口鼻气流和呼吸动度、心电、血氧、鼾声、肢动、体位等多个参数。
睡眠监测是睡眠生态的前端入口和重要一环,睡眠多导仪监测指标包括夜间连续的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脑电图、心电图、心率等;其优点是准确性高;缺点是成本高、使用场景局限极其受限。
王建军认为,针对呼吸暂停的专用监测设备需包含三类关键的检测技术:
一是要有测呼吸的传感器;
二是要有测血氧的传感器;
三是要有测脑电的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