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有传言称,因订单锐减,富士康深圳厂区要求员工从5月1日到9月1日强制放假4个月,对此,富士康科技集团回复证券时报记者称,“目前集团大陆各厂区运作正常,并无所谓大规模裁员及休假情况。
合同工自愿签署放假协议,派遣工或遭大规模裁减
为了探究消息的准确性,证券时报记者来到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龙华)工业园。
(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龙华工业园东门 宋春雨/摄)
记者首先来到富士康招工报名处,招工处负责人表示,现在主要采用二维码线上报名方式,招聘工作还在继续,只有个别部门受疫情影响暂停招聘。
(位于深圳龙华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招聘培训中心 宋春雨/摄)
(前来富士康找工作的年轻人 宋春雨/摄)
而据附近的餐饮店老板描述称,去年同期应征人员排满长队,而记者此去则寥寥无人。
(据餐厅人员介绍,受疫情影响,来富士康厂区门口前餐馆吃饭的工人较疫情前少了2/3。宋春雨/摄)
记者随后又在富士康园区门口采访了部分工人,大部分工人表示并没有接到休假的通知。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富士康科技集团龙华科技园工人 宋春雨/摄)
(从富士康工厂下班出来的工人 宋春雨/摄)
一位工作于IDPBG事业群的王姓工人也表示,他所在的华为相关产线并没有收到休假通知,但苹果业务相关的很多工作组都与员工签署了保密协议,让员工自愿选择:实行五天八小时工作制,意味着工人在此期间只可拿到标准薪资2650元/月;或是休假两个月,休假期间无工资;或是选择主动离职。
另有一名梁姓工人,负责组装苹果键盘,他表示正在和中介进行解聘,他原本时薪为27元/时,受疫情影响,现已降为19元/时,所以正准备离职;他同组作业的同事中,有近一半人准备另谋出路。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非制造部门工作人士表示,受海外疫情影响,今年苹果方面减少了30%的订单,负责苹果条线的事业群,合同工签署休假协议,而派遣工则全部解聘。据悉,富士康聘用了大量派遣工,多数与劳动中介公司签署合同,不属于富士康员工,上文提到的梁姓工人就属于此类。
另外,记者通过郑州富士康公众号“港城帮”发现郑州富士康在四月下旬就开始鼓励部分员工提前离职。根据下图,工人提前离职工资将按天结算,而原本工作满三个月才能到手的补贴也将按天折算发放。
有分析称,这主要是因为富士康在复工后招聘“用力过猛”。2月中旬,为刺激复工恢复产能,富士康分次在河南郑州、山西太原、深圳龙华招聘数万名员工。为了加快招工速度,郑州厂区将员工入职奖励提升至5250元,深圳的标准则达到了最高7110元。
3月底,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电子信息行业平均复岗率已达95%。富士康27个主要厂区复工81万人,整体复工率为93.7%。
然而随着海外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全球智能手机需求大幅下滑,富士康的很多客户都削减了订单。前述非制造部门工作人士表示,除苹果方面订单减少,富士康在印度、捷克、巴西的业务也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面对人力供过于求、工作分配失衡,富士康也只能通过员工放假甚至裁员来解决。而富士康方面所称无大规模裁员及休假的情况也的确属实,只是大量的派遣工并没有被计入富士康员工内。
富士康一季度营收下降12%,低毛利率下缩减人力开支确是当务之急
富士康成立于1974年,现已成为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集团。
今年1月,富士康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和2019年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73万亿新台币(约合577.96亿美元),环比增长25.23%,创历史第二高纪录。2019年全年,实现营收5.33万亿新台币(约合1780.65亿美元),与2018年的5.30万亿新台币(约合1770亿美元)相比,同比增长0.82%,创历史新高。
4月7日,据中国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富士康向有关部门提交的一份备案文件显示,其3月份营收为3476.5亿元新台币(约合115.1亿美元),同比下降7.7%;2020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9296.8亿元新台币(约合312.2亿美元),同比下降12.0%,为6年以来同期最低点。
分析人士称,2020年第一季度,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消费端需求和供应端产业链整体受到冲击,这也是富士康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今年2月,富士康曾被迫关闭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工厂。富士康方面现已大幅下调了2020年的营收预期,并表示暂时无法预测疫情对全年业绩的实际影响。而针对iPhone 12推迟发售的消息,富士康方面并没有直接回应,只是表示以他们目前的情况,不会影响合作伙伴的进度,具体要看厂商自己的情况。
而富士康的主要上市主体工业富联,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4087亿,同比下降1.6%;实现净利润186.1亿,同比增长10.1%。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0.54亿元,同比下降0.08%,实现净利润18.68亿元,同比下降35.01%。公司股价3月份进入了下跌模式,从年初最高21元/股,到12.42元/股,下降超四成。截至5月7日收盘,工业富联报收14.38元/股,总市值2855亿。
翻看工业富联近几年的财报可知,作为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代工企业,其毛利率很低,近两年只有个位数。2017、2018、2019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0.14%、8.64%、8.38%,而2020年第一季度只有6.79%,同比下降了约1.38个百分点。同一时期披露的员工人数则分别是269049、252196、209671和209671人。根据现金流量表,其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为220.32亿元、212.47亿元、198.90亿元和61.47亿元。由此可见,缩减人力开支的确是当务之急。
消费电子业务受疫情影响严重,富士康正积极布局半导体和医疗保健
富士康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产品中消费电子受今年疫情影响最大,IDC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758亿部,同比下降11.7%,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同比降幅。其中,中国市场降幅最大,出货量同比下降20.3%,美国和西欧则分别同比下降16.1%和18.3%。
随着代工利润的不断缩减,富士康也在向新领域布局。近年来,富士康不断加码半导体产业投资,先后投资了半导体设备厂商京鼎精密科技、半导体模块封测厂商讯芯科技、LCD驱动器ICs设计企业天钰科技、半导体和LED制造设备厂商沛鑫能源科技、IC设计服务公司虹晶科技等相关企业,产业链日渐成型。4月16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宣布,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正式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以应对5G通讯、图像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应用芯片的封测需求,该项目总投资额达600亿元,计划于今年开工建设,2021年投产,至2025年达产。
另外,富士康也致力于开拓与医疗保健有关的应用。今年2月,富士康开始生产口罩,近日又与美敦力医疗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将在美国生产呼吸机。另有消息称,鸿海将透过子公司Fabrigene Limited斥资2500万美元(约合新台币7.5亿元),与夏普合资成立Sharp Healthcare and Medical Company KY,抢攻医疗保健市场。其中鸿海将取得Sharp Healthcare and Medical Company KY约51.2股权,而剩下的约48.8%股权则由夏普持有。
PS:
最近,网上针对《后浪》的讨论层出不穷,的确,新一代后浪不止是那些尽情享用现代文明成果、自由学习语言手艺的一代,也有很多来自贫困山区、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毫无风险抵抗能力拿着2000余元薪水继续保障生产的一代。而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中国工人撑起了中国制造业飞速崛起的40年,他们同样“心中有火,眼里有光”。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