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年考,我们更归结于一款车的竞争力如何,以及如何通过竞争力兑现为市场销量。对于辉昂这款有点特殊的车型,我们也会采取稍微有点特殊的点评方式。因为相比其他产品,销量真不是辉昂最看重的。
成绩简评:
辉昂应该算是咱们“年考”以来最难评分的一款车。如果按照年考月均销量数据,它只怕是获得“良”都有点难。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它的销量数据是极不平均的。某种程度上说,年考月均销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年考上半年”有好几个月只有一两百量的超低销量“拖了后腿”。
如果我们撇开上市前半年的非正常现象,单就其下半年的情况来看,却是另一番景象。尤其是最近几个月,不仅绝对数据“还凑合”,关键是趋势性特别好——连续六个月大幅增长。年考的最后一个月,顺利站上2000大关。最近的11月,更是站上了3000大关(3013辆)。如果按照这个增长势头下去,辉昂很可能要算得上“渐入佳境”了。
月销两三千辆固然也不多,但从辉昂的定位来看,这个数据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辉昂的定位很特殊,它不同于金牛座这类B+,而更像是“大众版奥迪A6”这样的C-。从起步价来看,它也算是在非豪华品牌合资轿车领域“放卫星”了——起价近35万,这是典型的“不打算走量”的节奏。因此如果辉昂近两个月的数据是真实的,未来它的销量能稳定在月销3000辆以上,这个成绩给个优-都不过分。
不过既然咱们是“年考”,其上半年“极差成绩”不能不管。因此综合起来,我们暂且给它一个“良+”的评定吧——总体还是偏正面和肯定的。
辉昂的战略价值确实不小
不少嗅觉敏感的人认为,辉昂只不过是“上汽奥迪”的预演——通过辉昂项目引入MLB EVO平台,为下一步上汽奥迪铺平道路。伴随着“上汽奥迪”闹剧的偃旗息鼓,貌似上汽大众这一如意算盘失算了,辉昂项目也变得“亏大了”。事实还真不能简单这么看。
平心而论,辉昂这款车的市场开拓价值,要比它本身获得销量和利润的价值大得多。这不光对于上汽大众而言如此、对于大众集团如此,甚至对于所有非豪华品牌也都是如此。
就整个行业而言,辉昂如果获得成功,相当于打破了非豪华品牌轿车车型价格向上的天花板,有利于进一步缩小非豪华品牌与豪华品牌之间的差距。
对于上汽大众而言,则可以意味着品牌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品牌印象的提升。即意味着大众品牌除了以往的“大众领域”,同时也能涉足“准豪华领域”,蛋糕可以进一步扩大。更关键的,在于有了辉昂的背书以后,上汽大众未来如果还想向下推出更适合冲量的“帕萨特+”(类似于金牛座之类)将变得非常容易。
而对于大众集团而言,则意味着它可以更好地实现产品细分的布局,并且扩大MLB平台的共享范围,更体现模块化的价值。
因此,从战略的角度看,辉昂即便是真的赔本,只要能“赚到吆喝”,大帐上都是“划得来”的。尤其是伴随着“上汽奥迪”的告一段落,辉昂也确实需要“自力更生”。所有这些,也都是辉昂目前在终端可以给出较大优惠以“开拓市场”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我们也别觉得辉昂目前优惠幅度大就一定是“赔本赚吆喝”——要想在项目上获得盈利,走量(以探底固定成本)仍然是最基本的前提,而不是死守着没人认可、一厢情愿的高价格。
近期辉昂的销量有其内生逻辑
辉昂的年考各月销量数据确实起伏较大,但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特别是其“下半场稳步攀升”的趋势还是很明显的。而这稳步攀升后面,也有其内生逻辑存在。
如果说直观原因,很多准车主或新车主都有一些总结,例如终端优惠幅度的加大,上汽大众加大销售渠道对辉昂销量的考核等等。但更关键的,还应该是归结于伴随终端价格的逐步“落地”,辉昂的性价比也开始逐步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