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刘明:整个乘用车市场呈现高端化趋势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新浪汽车 发布时间:2018-04-27 16:35:54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化发展部副主任 刘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化发展部副主任 刘明

  2018年4月25日,第一届“中德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于北京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以“中德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了多位行业大咖,共同围绕中德两个汽车大国之间的合作共赢,交流沟通了两国汽车产业的新发展和新趋势,一起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新时代。以下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化发展部副主任刘明的演讲实录:

  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在咱们中德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面做一个分享,前面两位专家主要是从技术我们产业外来的发展趋势来讲的,那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或者是中国汽车消费方面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今年车是什么样的一个变化情况,那从今年已经我们整个汽车市场已经过去了一个季度,那应当说这一季度整个车市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是非常好的,那我们去年是车市增长了3%,今年一季度增长了2.6%,应当说和去年是持平的趋势。那乘车表现稍微好一点,增长了6.1%,比去年还有一定的提升,这个是总量的情况。从结构上面来看整个汽车市场特别是我们乘车市场实际上也呈现了一个高端化这样的一个趋势,那这个趋势也应了我们现在论坛的主题就是高质量发展这样的一个主题。

  我们从整个汽车市场高端化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最明显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我们买车的价格在提高,特别是高端的车市增长水平比低价位车增长比较高。第二个我们表现豪华品牌他的增长速度要快于普通的品牌。第三个进口车市增长速度在前几年低迷的情况下有一个回升。那从车型上面来看我们轿车增长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我们SUV、MPV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从排量来看1.6升以上车的增长速度比较快,从车的级别来看我们B级车的增长水平明显高于A级,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们车市的平稳增长我们车型的发展呈现了一个高端化这样的一个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呢,实际上还是和我们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关系,那从经济上面来看今年一季度整个经济的增长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一个水平,增长了6.8%,那和去年三季度四季度是一个持平的状况,那在这样稳定相对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的情况下,促使我们车市有一个比较快的增长,第二个表现在于一点就是企业的效益比较好,尽管今年整个工业企业利用率增长速度要慢于去年,但是比起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这个也是我们高端车增长速度要快于中低端主要的一个原因。那这是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我们一季度车市的情况,怎么看待今年全年车市的变化情况,应该说在年初的时候大家还有一些担心,因为我们今年购置税减办优惠政策彻底退出,那在一年车市退出的时候我们乘车增长速度下降了大概75%,那是不是今年在去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要下降这么深呢,那我们从现在来看应当说是没有这种可能性,为什么?一个就是我们一季度整个车市的增长水平还和去年差不多,应当是一季度受购置税政策的影响应当是最大的,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从我们中长期来看那我们整个车市增长水平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快增长的水平。怎么叫做比较快呢,应当说是我们乘车普及水平大概在150辆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大概我们乘车的增长水平相当于经济增长水平1到1.5倍,这样比较合理,大概就是7%到8%这样的一个水平,那有这样潜在增长我们整个车市应当是不会降低的。

  那为什么会觉得整个车市还要低于潜在增长,我们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一季度的增长比较快,但是整体上面来看可能还是后面可能要慢一些,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整个消费信心可能会受到货币因素的一些影响有一些微弱负面的影响;第三个原因虽然有购置税政策的影响,没有像2010年影响那么大,但是或多或少还是有的,那这个因素大概也影响2到3个百分点,所以说我们整体判断今年乘车增长速度要大概在5%这样的一个水平,那要低于我们潜在增长8%,三个百分点,汽车大概也在3%左右的水平,和去年是持平的,这个是我们对于今年车市简单的看法。

  那下面我和大家再分享一下我们对于汽车市场中长期变化情况的一个判断,应当说从2000年以后在过去17年当中中国的汽车市场截然分成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就是2010年以前我们整个车市增长速度都是24%这样的一个水平,相当于GDP大概2.3倍,那在一年以后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由于车市普及水平的提高,那我们整个车市增长速度就降下来了,大概是降到7%左右的样子,那和经济增长水平大概是一个持平的阶段,这是整个汽车市场。我们前十年平均每年增长33%,相当于经济的3.2倍左右,那后面7年大概增长4.5,相当于经济1.5倍的水平,也是大幅度的下降,商用车实际上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达到一个高峰,2010年以后还是持续徘徊甚至下降的状况。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明显的变化,实际上背后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经济人口消费环境运输方式等等这些因素的变化,那从乘车来看2010年以前我们经济增长速度高速度的,那一季度以后我们占成中低增长速度这样的一个水平。那从消费意愿来看过去是高意愿,因为我们普及水平比较低,外来我们意愿这一块会不会发生很大的下滑,那从消费环境来看大家一直在提这几年由于汽车市场增长,使我们交通环境能源的压力非常大,所以说这些方面都会制约着我们整个汽车的消费,特别是还有一些城市实施一些限购或者是限行这样的政策,促使我们整个乘车消费大幅度的下降。

  那大概中国汽车市场会是什么样的水平,大家认为环境、能源、交通都会成为我们制约的因素,但是我们认为比如说交通是最刚性的影响,那交通当中实际上影响最大的话就是我们人均土地资源,我们用的人口密度来判断,我们也和很多的国家做过一些比较,那我们用一个指标就是每平方公里测量的密度是有多少,通过我们分析发现实际上有一些国家他的测量密度比我们大的多,按照他们的测量密度我们对车的发展水平还会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所以说从交通拥堵或者是交通压力来看也不会成为特别制约的因素,通过我们自己这几年国际比较的研究来看,中国汽车市场这种饱和点大概应当在400到450这样的水平。那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人口大概去年是13.9亿,那我们高峰可能是14.5亿左右这样的一个水平,那我们保有量大概是400到450这样的水平,那整个下来中国汽车最高的保有量在6亿这样的水平。一般来说根据发达国家比较来看他汽车保有量和车市最高的需求量比较是12%到15%的水平,那我们大概在4500左右这样的水平。那是不是说会达到这个水平呢,我们认为还是有一定的风险,过去我们比较担心能源交通,就是说一些资源制约的因素,那外来实际上有一个不确定性的因素,刚才有几位专家已经在讲了,就是我们现在随着新一轮汽车的革命我们对新一轮汽车使用的模式也会发生转变,特别是汽车共享可能成为我们出行的选择,那这种出行的选择有可能会降低整个汽车拥有量,也许大家就不会拥有直接租车就可以了。

  那通过我们自己的研究来看实际上从出新方式来看分三大块,一块就是公共交通,一块就是商业化的交通,包括了我们汽车共享,也包括了过去传统租赁,这一个就是我们个人的交通,那从公共交通到商业化交通到个人交通,实际上他的成本是逐渐在提高的,但是他的舒适度私密性方便性是在下降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说那我们汽车共享有可能会取代一部分的私家车,也会取代一部分公共交通,所以说从这个里面外来汽车共享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是对于车的影响可能也不会完全的取代,也许根据我们调查也许会大家拥有第二辆车影响大一些,对第一辆影响比较小,从这个方面来说对我们的保有量产生一些影响,但是根本性的影响现在难以判断。应当说是至少从现在来看达到4000万辆是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这个是我们从总量上看。

  那从消费结构上面来看实际上大家这几年提到的一个词就是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实际上最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我们现在买的车价位在提高,那这个是我们过去几年车的价格变化的一个情况,确实是从06年以后我们车平均的价位在持续的提高,只是在09年、2010年由于我们购置税政策的影响,使他平均价位有一定的下降,那包括了在2016年和2017年我们实施新一轮购置税优惠政策也没有影响到这样的趋势,随着我们消费升级的趋势过去一直是存在,特别是06年以后。那由于这个车的价位在提高,实际上我们消费升级在车上面的表现是大家买更大的车,买SUV,买豪华品牌,那这些表现非常的突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实际上背后的原因还是我们的收入水平在提高,有两个很有意思的数据,一个数据是人均达到1000美元,中国正好是2001年,从那年开始中国的乘车市场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大家从没车变成有车的阶段,那一年也巧合正好是我们加入WTO第一年,这是第一个比较明显标志性的年份。第二个年份就是我们06年我们人均GDP正好达到了2000美元,在05年的时候我们正好实行了会改,使我们整个消费买进口产品的成本进一步下降,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基本上是我们消费升级这样的一个标志,就是大家从过去有没有变成好不好这样的一个标志,那那个年份从06年以后我们整个汽车的消费才逐渐逐渐在显现。

  那从车上面我刚才说了,我们过去几年实际上是呈现一个消费升级的趋势,在车上面实际上我们也发生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06年、2012年我们整个车市消费升级是向三个方向在发展,买更大的买更豪华的买SUV,这个时候三个方向同时发力导致我们消费升级这三个方面都有一些不太明显。那随着2012年以后我们B级车的份额持续的稳定,大家消费都集中在A级车以上,像更大的车消费升级的方向空间已经不大了,所以说我们2013年以后明显的表现出来就是SUV上面增长是非常快的,在豪华车上面也是。那从外来来看SUV增长过去是30%增长的速度,那外来是不是还会有30%,那我们认为可能也会受到一些一影响,我们可以看一下过去几年SUV份额增长最快就是5到15万元车市比例的增长,那小于5万以下是15万元以上这个市场他的份额在去年特别是今年还是有一定的下降,说明我们整个SUV消费也不是一直要上升这样的因素。那再从我们进口车和豪华车,SUV的普及是从进口车和豪华车开始的,那因为大家有这种需求,国内供给跟不上我们进口车SUV的比重在06年以后已经达到了50%左右,但是从去年从2016年以后也是一个下降的趋势,实际上我们国产车和进口车SUV的比重是接近的状况。那从豪华车和普通车来看,过去豪华车SUV比重也非常高,那我们普通车的比重高于豪华车的比重,从这些迹象来看我们过去单向增长的状况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那超高速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些抑制。

  那未来我们销售升级的方向会是哪个方向,那往更大可能会有一些但是余地不大,SUV肯定份额会继续上升但是也不会像过去30%增长,那我们可能会在品牌上面更高的派系上面去升,或者是我们还会延续出一个新的消费升级的方向,比如说电动车,也许是智能化的车,这些是我们外来消费要跟踪的一些方向,这个是我们对整个车市消费的判断。

  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判断,实际上整个完整的汽车市场竞争至少是要包括了5个方面,一个是车系内部的竞争,欧系和欧系的竞争,第二个层次就是合资的品牌和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第三个我们国产车和进口车的竞争,第四个有可能我们传统车和新能源或者是新兴车进行竞争,第五个就是新车市场和二手车市场的竞争。过去这些市场分割的非常明显,在5万以下的是二手车,5万到10万是自主品牌,15万以上是我们的合资国产车,那30万以上是我们进口车,非常的明显,那未来这样一种阶段可能会竞争随着量比较大他们之间的竞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那从德系品牌来看,德系品牌无论德国的汽车工业也好还是对中国的汽车工业也好都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大概全球德系品牌的销售量在14000万辆,中国的市场占到35%,比德国的13%要高很多,这个是中国市场对德系品牌的影响。那在中国市场上面来看,我们去年成车销售了27800万辆,德系品牌占到23%,我们品牌占到36%,也是合资品牌份额最大的一个市场,所以说从这个情况来看中国市场对于德国汽车工业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中国汽车市场对德国的品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那在中国市场上面德系品牌从他的重要性来看比重比较高,从价位上面从整个品牌价位来看也是比较高的,尽管这几年各种合资品牌份额波动比较大,但是德系一直维持2%到3%的水平,特别是进口车份额在50%左右的水平,那在车价上面除了豪华车之外我们整个德系车包括普通品牌包括豪华车他的价位也是最高的,所以说他整个竞争当中也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端的地位。那外来整个的车市会怎么样变化,那首先从第一个层次来看车系内部整个国产车内部来看我们整个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整个竞争厂家数这几年随着自主品牌实力的提升,那整个厂家数还是有一个大幅度的上升,那从自主品牌和进口车比较来看,尤其是2015年以后我们自主品牌的份额持续在提升,而且是在品牌价值当中自主品牌虽然说还是排名比较考后,但是在TOP20当中已经有7个品牌都是我们自主品牌,而且随着外来几年少数自主品牌发展比较好,这个外籍还要靠前,这样竞争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四个就是我们国产与进口,这几年随着我们很多畅销车型本地化生产我们进口的份额是下降的趋势,但是随着我们外来关税的调整可能不排除我们进口车还会有一定的上升,这是我们竞争第三个方面。第四个方面就是要大家引起特别关注的一点,我们过去竞争只干住新车的竞争而没有关注二手车的竞争,但是从去年我们二手车整个交易量达到了12000万辆,这些车置换出来放在市场对我们低价位车会形成冲击,而且从去年开始我们二手车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新车的增长速度,那这个冲击应当从现在来判断是一个持续加强的情况,那当然我们竞争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竞争,比如说大家刚才所说的一些我们整个新的汽车工业新汽车的变化包括新能源对我们传统车的一些影响,包括造车新势力对我们传统OEM这些影响,这些影响都会影响到我们外来汽车市场或者是汽车消费的格局。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